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深情思念的诗。诗人客居异乡,忽遇故乡旧友,能不激 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能不急于了解故乡的情况?前二句连用“故乡”一词,正表现出诗 人思念家乡的殷切。故后二句自然带出对故乡的询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 里不问亲朋故旧,不问旧园新树,不问山川景物,不问南亩桑麻,唯选窗前梅花开放而问 之,如叙家常,语调舒缓,雅趣不俗,情思绵绵。这梅花不是俗物,而是故乡的一种象征, 是诗人心中的一种寄托。此诗出语平淡自然,如山间明澈的涓涓细流,流过心田。此 诗笔墨俭省,耐人咀嚼,韵味无穷。诗人这一类绝句,表现出的乃是温暖人间情怀。【全诗】杂诗三首·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注释】君:对别人的尊称。绮(qǐ)窗:雕刻有花纹图案的窗户。著(zhuó)花: 开花。未:相当于“否”,表示询问的语气。【翻译】君自故乡来,你从遥远的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应当知道故乡的事。来日绮窗前,来到雕镂的花窗前,寒梅著花未? 寒风中的梅开花未?【赏析1】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情怀的五言绝句。作者以 “杂诗”为题,近乎“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但读罢全诗,我们却强烈感受到,这是一首主题鲜明、内容集中的抒情诗。诗的首句明白如话地告诉读者, 自己在外多年, 突然遇到家乡故知, 惊喜之情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以对“君”娓娓而谈的口吻开篇, 不仅在结构上便于引出下句的陈述和后两句的询问,而且口气上也显得亲切、自然。“应知故乡事”一句, 点明了本诗的主旨。故乡来者“应知”的事情很丰富, 作者别的不说,单提日夜萦怀的故乡之事, 字里行间饱蘸着对故乡的关怀、思念和在他乡遇到故知的欣喜。 然而, 记忆里、思念中的“故乡事”也太多了, 作者要询问故知的话又何止千言万语!在剩下的两句诗中怎么可以尽情地表述出来呢?三、四两句诗中, 作者巧妙地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印象最深而现在最为关心的事物,向故乡来者发问:您来之日,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梅花志趣高洁,挺立于风雪严寒而暗吐幽香, 向有傲骨之誉。作者以绮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为题设问, 不仅将思念故乡之情通过立体的富有意境层次的图象生动、具体地勾画出来,令人浮想联翩,而且寄寓了不同凡俗的高雅情趣,体现了深层的审美追求。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自然,近乎口语。真诚炽烈的乡思,层层弟进的情理,在一叙一问中合乎逻辑地展现,使这首诗成为富有王维个性色彩的抒情佳作。【赏析2】这首杂诗大概原本无题,编集时名之曰“杂”,如同后来的“无题”诗一样。它所写的虽然是生活小事,所表现的高情逸趣却不同凡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本是正常的情感。一个久客异乡的人,突然遇到了故乡来人,最为迫切的自然是关于故乡的事,所以禁不住发问。要问的事情很多,如家乡的变化,亲友的安好等,但诗人对这些却都不问,而问起家中窗前的梅花: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而且问的口气很郑重,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不易理解。而这却正是作者情趣高雅之所在,透露出他的脱俗超凡的兴致。从此也可见这位故乡来人也决非一位苟苟营营之辈,不然,他顾及不到梅花开未,必然无言以对。所以,从其所交,也更可看出作者的高情雅致。这首小诗就艺术构思来讲,是十分别致的。前两句平平叙出故乡来客,后两句发问却只及梅花。这似乎显得过于突兀,但作者曲折深沉的情感却正是借这种突兀的结构得以传达,愈是突兀,则愈显得感情深沉强烈。其实,这种写法在古人诗中并不鲜见。传为晋陶渊明所作的问来使即云: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前,今生几丛菊?”其后宋代王安石的道人北山来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栽东岗,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但赵松谷说: “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唐宋诗举要引),对此诗更表赞赏。此诗寥寥几句,用意之间张弛相辅,不多赘一字一意,虽然结构突兀,情感骤涌,毕竟在情理之外显出了意趣自然。而这正是此诗高妙之所在。【评说】寒梅外不问及他事,妙甚! “来日”二字如面对语。(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陶渊明诗云: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王介甫诗云: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与右丞此章同一杼轴,皆情到之辞,不假修饰而自工者也。然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
猜你喜欢
  • 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全诗赏析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褰旒明四日。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汗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 葡萄牙诗歌

    葡萄牙诗歌 葡萄牙文学起源于12世纪末期在加利

  • 李白《古风(第十五)》诗意|阅读答案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李白(701—

  •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出处】唐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

  • 《庄子·列御寇》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首句“列御寇之齐”的前三字为题。为本节故事的一个主要人物。本篇即以此节为主干。 主旨在主张“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以必不必”,不“以不必必之”。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郊园渐成游嬉地,诗酒相伴人生颠。 这是一首杜甫的诗句,描写了天子对杜甫的嘉宾礼遇以及杜甫自谦酒中仙的场景。上一句描述了天子对杜甫的特殊待遇,他不需要坐船就可以直接前往,彰显了天子对杜甫的重视。下一句则揭示了杜甫在郊园中游玩的景象,诗和酒成了他生活中的伴侣,体现了他在诗酒间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味深长,不仅表达了杜甫对权贵的不屑一顾,更展现出他对自由和逍遥人生的向往。

  • 《明皇打毬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晁说之 宫殿千门白昼开 ① ,三郎沉醉打毬回 ② 。 九龄已老韩休死 ③ ,明日应无谏疏来。 【注释】 ①“宫殿”句:自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山顶千门次第开”句化出。②三郎:唐玄宗小名,他是睿宗第三子

  • 《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赏析》

    【原题】: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皆北土所未见者也惜其遐陬有此异卉

  • 《天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天门无名氏【原文】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1]。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2]。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

  • “两个估计”

    所谓“两个估计”就是: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两个估计”是“四人帮”一伙在1971年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