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有寄》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杜牧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刘熙载艺概·诗概说:“绝句于六义多取风、兴,故视他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尚。”此诗题名“有寄”,却以绘景起兴,借取风体,咏吟入幽入微。
首句,循视线转移,由上而下写来。白云飘浮,天宇辽阔,烟霭凄迷,掩映远树,烘染一种旷渺深邃的境界。这些带着霜秋特征的风物,其中寄有怀故。次句,视线收回,目停江面,江水澄碧长流,沐浴着秋光寒气。古人写远眺江水滔滔,往往会触发起“送行舟”,或“识归帆”的典型心态,览江景而思远人。这两句,云、烟、树、江、水、秋,六物拢于笔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亦为紧随而来的达情蓄势铺基。
第三句,直摅胸臆,企望遇合。“美人何处在?”美人,指所思慕的友人,借以形容其仪德臧好。设问而不答,非“直头布袋”,语有层折,期盼之深之切可知。尾句,又结穴于景。眼前不见友人,只有皎皎明月,清辉洒遍千山万峰,与我相共作伴。引明月以寄远,内情与外物游,是“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李白诗)的想望,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词)的祝福,两种意境皆共而有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
简短四句,一境一情,前后对照,情境相生,融合一体,尺幅之间,万里“有寄”。
-
经 吴子使札来聘。 传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
-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作品赏
-
古文观止·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 四月二十七
-
钱澄之《夜归》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钱澄之是清初诗人,曾在
-
小野菊小野菊的心里,秋风像经书需要不停地翻动山下的村庄。有人逝去送葬的队伍,长过小野菊的小心思在这段山坡,备好墓穴的小野菊她的高贵
-
《先秦散文·尉缭子·天官》原文鉴赏 梁惠王问
-
嘉锦筵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鸳鸯被》全名《玉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