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尉缭子·天官》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尉缭子·天官原文鉴赏
梁惠王问尉缭子曰①:“黄帝有刑德②,可以百战百胜,有之乎?”
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③,德以守之④,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⑤。黄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⑥,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⑦。若城下、池浅、守弱⑧,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按天官之陈日⑨:‘背水陈为绝地⑩向阪陈为废军(11)’。武王伐纣,背清水向山阪而陈(12),以二万二千五百人,击纣之亿万而灭商(13),岂纣不得天官之陈哉?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14),时有彗星出,柄在齐。柄所在胜,不可击。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胜焉。’明日与齐战,大破之。黄帝曰:‘先神先鬼,先稽我智(15)。’谓之天官,人事而已。”
【注释】 ①梁惠王(前400—前319):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在位。 ②刑德:淮南子·兵略训高诱注云:“刑十二辰,德十日。”即下文“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之意。 ③刑:此指军事。 ④德:指政治。 ⑤天官:天文。 ⑥备具:完备。 ⑦一谋:齐心谋划。 ⑧下:低。守:指防守力量。⑨陈:同阵。下同。 ⑩绝地:无生路之地,死地。 (11)阪:同坂,山坡。废军:送死之军。 (12)清水:今河南淇县境内。 (13)亿:古时十万为亿。 (14)公子心:不详。疑为楚将子玉的儿子大心。 (15)稽:考查。
【今译】 梁惠王问尉缭子说:“黄帝依靠‘刑德’(即天文时辰阴阳向背),能够百战百胜,育这回事吗?”
尉缭子回答说:“(黄帝所说的)刑是用来征伐敌人,德是用来治理国家,并不是天文时辰阴阳向背之类的东西。黄帝所依靠的刑德,不过是重视人的作用罢了。何以见得呢?譬如现在有座城,从东西攻不下,从南北攻不下,难道这四个方向都没有顺应的天时可利用吗?之所以不能取胜,其原因就在于城墙高,护城河深,武器完备,财粮充足,将士齐心协力。如果城墙低,护城河浅,守备力量不强,那么必然会被攻下的。由此看来,天文时辰显然不如人事重要。按照天官书上的阵法说:‘背水之阵便是死地,面向山坡布阵就是送死之军。’可是武王伐纣时,却背着清水面向山坡列开阵势,以二万二千五百人攻击纣王的数十万大军,从而灭掉商朝,难道纣王没有得到天官之阵的有利形势吗?楚国的将领公子心和齐国人打仗,当时有彗星出现,把柄在齐国方面。(按天官书的说法)彗柄所在的一方取胜,对方是不能进击的。可是公子心说: ‘彗星知道什么!就是用彗(扫帚)与人相斗,本来也要把彗(扫帚)柄倒过去打才能取胜呢。’第二天与齐军交战,果然大败齐军。黄帝说:‘先去求神求鬼,不如先去考查自己的智能。’与其说是重视天官,毋宁说是重视人事罢了。”
【集评】 明.宗臣:“此论时日,不拘拘术家之浅陋,而以人事胜之,况天道远,人道迩,人事修,彗星之凶与吉,非所计矣。”(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卷八)
【总案】 作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天人相分的思想,在本篇集中论述了战争中人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道理。这种进步的认识论,成为作者在战争问题上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全书的理论基础。
本篇采用问对形式,由反驳入手引出论点,先作譬喻推理,继以事实论证,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论述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大会第四季报名,内容包括怎么报名参加中国古诗词大会第四季,怎么报名参加中国古诗词大会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每年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我想报名第四季。需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报名方法:微信搜索“中国诗词大会”,关注微信公众号。
-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元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元观法事步虚 殷尧藩(约827左右) 兀都开秘籙,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
轻舟转孤屿,幽蒲漾平波。回看望佳处,归路逐鱼歌。
-
【原题】:真直院招饮道山群玉堂自陈秘监而下凡八人坐上赋绝句
-
宋词典故·易水寒 【出典】 见“壮士悲歌”条。 【释义】 战国末燕国太子丹为了抵御秦国的兼并战争,派荆轲刺秦王。临行,送轲至易水。荆轲决心牺牲,高歌作别,其词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句
-
周邦彦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由于他深通音律,创制慢词很多,无论写景抒情,都能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王国维推尊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兹分析一下他的《满庭芳》一首词,即可见一斑: 周邦彦于公元1093年
-
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2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这句说,春天的消逝没有留下一点踪影。 2.唤取
-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作品赏析【注解】:1、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晋
-
《念奴娇 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①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②江山如画,望中
-
【3917】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唐浩明评点,岳麓书社,69 2万字,2002年9月第1版,2017年8月第16次印刷,68元)△读懂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