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 向晚时光的心情不舒畅,驱车登上古老的原野。 夕阳无限美好,只是时间接近黄昏。 上一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下一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傍晚时我的心情不佳,驾车登上了古代的乐游原,观看长安城的晚景。那夕阳金光返照,景色是多么动人。很可惜,只是好景不长,已经临近黄昏。【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 [1]乐游原,在今西安市南,是唐代的游览胜地。汉宣帝时在此建有乐游庙,距李商隐时代已九百年,所以诗中称为古原。诗约作于会昌四年至五年。当时唐王朝国运衰微,作者个人也沉沦失意。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少孤贫,受知于令狐楚,后来又成为王茂元的女婿,令狐与王分属于政治上对立的两党,他无端地被卷进两党斗争旋涡,一生困顿下僚,不受信用。他怀有济世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才干,四十五岁郁郁而终。他是晚唐杰出诗人,作品深沉含蓄,构思缜密,想象丰富,词藻华赡,善于用典,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七律的艺术成就最高,世称“七律圣手”,与杜牧并称“小李小杜”。他的一部分作品表现出朦胧美,其中也有流于晦涩难解。有玉谿生诗集、樊南文集及补编。[2]向晚:傍晚。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诗人观赏乐游原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好景不常的感慨与惆怅。诗境浅说续编说:“诗言薄暮无聊,藉登眺以抒怀抱,烟树人家,在微明夕照中如天开图画;方吟赏不置,而无情暮景,已逐步逼人而来,一入黄昏,万象都灭,玉谿生若有深感者。”明何焯又说:“迟暮之感,沉沦之感,触绪纷来,悲凉无限。”(唐宋诗举要)宋杨万里说:“此诗忧唐祚将衰也。”(唐诗品汇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寥寥十字所构成的意象,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表现的是时光消逝、美景无常、江河滚滚永不再来的没落感,所以纪昀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李义山诗集汇评)总之,它表现的是一种时代的悲凉之音。【鉴赏导示】李商隐 (812—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他因受当时牛李党争的影响,被卷入旋涡,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不得志。李商隐和杜牧齐名,是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为区别于李白,人称“小李”。他的诗,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个人心情的郁闷,意境朦胧,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全诗鉴赏】这是一首登高遣怀诗,是典型的晚唐之音。诗人在傍晚时分,感到心情不舒畅,于是驱车来到乐游原上,登高望远以求一解心中的郁闷之情。夕阳下的万物都披上了绚丽的金光,那特殊的色调让诗人感动。诗人看到这种景色,无限感慨: 夕阳无限美好,但时光是留不住的,不一会儿这美景将会变成暮色。诗人从大自然兴衰交替的现象中,感悟到应珍惜光阴,热爱自然。同时又通过对特定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悲身世、叹国事、惋惜时光流逝的一种情绪。这首诗虽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内涵极其丰富,尤其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是对晚唐社会的真实写照。【鉴赏要点】[1]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寓情于景、于理中,含蓄而深广。[3]内涵丰富。
-
这是一首写广西瑶族女子参加赛歌节的诗。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的诗,在古典诗歌中为数甚少,何况又写得如此色泽明丽,情景宜人,这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
扬子云酒箴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满
-
又见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一足,身虽未死,而
-
知伯帅赵、魏、韩而伐范、中行氏 ① ,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 ② 。韩康子欲勿与 ③ ,段规谏曰 ④ :“不可。未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 ⑤ 。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 ⑥ 。与之,
-
韩幹是唐代著名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善画人物,尤工鞍马,深得王维的推重。他是画家曹霸的弟子。本篇韩幹画马赞,用散文笔调的韵文写成,属于杂赞小品。
-
《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4]山长水阔知何处。 作品赏析【注释】:[1]槛:栏杆。
-
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后。这是首打油诗,通过描写蓬草与榾柮的不同燃烧情形,向人们昭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上古诗词背诵,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
-
失掉的好地狱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