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征》全诗赏析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应该分外高兴。可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怎能不泣下沾襟呢?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这不是很可悲么?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君恩”当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这里,诗人运用流水对,短短十个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这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陶道恕)
-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
-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十儿月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棉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不
-
【题解】 唐代诗人王翰 (生卒年不详) 作。唐人七绝有很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就是按凉州的地方乐调歌唱的。 这是一首边塞诗,但诗人落笔不写战争,却写饮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只写酒和杯,一个光华璀灿、酒香四
-
立政第二十一立政第二十一 【原文】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1266],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1267]:“王左右常
-
.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则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盖食顷乃已。坐客惊叹得未曾有,请作《瓶笙诗》记之。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
-
孙觌《枫桥三绝(其一)》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② 【注释】 ①枫桥:地名,即今江苏苏州枫桥镇。②乌啼月落: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半夜钟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庄子·山木》,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梅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王淇,本卷《春暮游小园》已介绍。这是一首咏梅诗,从中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