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五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词赏析
千家诗五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词赏析
杜审言〔二〕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三〕。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四〕,晴光转绿〔五〕。
忽闻歌古调〔六〕,归思欲沾巾。
〔一〕晋陵:县名,昆陵郡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
〔二〕杜审言(648?—708):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属湖北),父亲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咸亨元年(670)擢进士第,曾拜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年流放岭南,不久召还,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有杜审言集。
〔三〕偏:特别。物候:自然界显出季节变化的现象。
〔四〕淑气:温暖的气候。
〔五〕晴光:晴朗的阳光。:浮萍,蕨类植物,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这里化用江淹咏梅人春游“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萍”句意。
〔六〕古调:古时传统曲调,这里指陆丞的早春游望。
【点评】诗题一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陆丞即陆元方,武后时曾任宰相。陆有早春游望,杜审言就写了这首和作。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明媚的春景,表现了宦游在外的人对物候变化的敏锐感受,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同时称颂了陆丞诗格调高古,富于艺术感染力。
-
全诗可分为四段,前两段各八句,后两段各六句。从开头到“名垂万古知何用”这八句是第一段。 第一段前四句用“诸公”的显达地位和奢靡生活来和郑虔的位卑穷窘对比。“衮衮”,相继不绝之意。“台省”,指中枢显要之职。“诸公”未必都是英才,却一个
-
“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地处南半球,而发达国家则大多地处北半球,所以发展中国家被称作“南南”,发达国家被称作“北方”。 “南南合作”发端于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行动
-
叶采《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释】 ①此诗见宋末金履祥所编《濂洛风雅》。《宋诗纪事》引作《书事》。②瓦雀:即麻雀,因羽毛青灰如瓦色,故名
-
晋人歌蟠蟀,孔子录於诗。因知圣贤心,岂不惜良时。行乐不及早,朱颜忽焉衰。驰光如騕褭,一去不可追。今也不强饮,後虽悔奚为。三年谪永阳,陷◇不知危。种树满幽谷,疏泉泻清池。新阳染山木,撩乱发枯枝。无人歌青
-
古文·察传 《吕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1)
-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① 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② 中原乱, ③ 簪缨散, ④ 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⑤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朱敦儒
-
(明)王守仁 客行长沙里, 山川郁绸缪①。 西探指岳麓, 凌晨渡湘流。 逾冈复涉险②, 吊古还寻幽。 杯壑有余彩, 昔贤此藏修③。 我来实仰止④, 匪伊事盘游⑤。 衔云开晓望, 洞野浮春洲。 怀我二三
-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2) 。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注释】 (1)腊日: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宣诏:宣布帝王的文告。幸:皇帝驾到临幸。上苑:又名上林苑。皇帝的御花园,位于长安西北。 (2)报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品赏析【注释】:萧萧:马鸣声。班马:临别的马。【简析】:这首五律,描述送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语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