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全诗赏析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作品赏析
【朱注】此诗见王原叔本。蔡氏编在多州诗内。今按:成都诗有王侍御郁及王侍御契,此或即其人欤。诗云衰疾江边卧,应指草堂言。放生池亦当在成都。邵注谓在蓬溪县龙多山,误矣。蔡曰:梓州为东川。唐肃宗诏:天下临池带郭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颜真卿为碑。行者有祖道之祭,祭毕饮于其侧,谓之祖席。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匠①,空然惜别离。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傥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上四送王侍御,五六池边春景,末乃预订归期。东川乃诗友会合之地,故欲赠诗而怯于轻为。况侍御能诗,共传宗匠,徒然作惜别常语,亦何为乎。当兹冬尽春来之际,惟愿早归,以尉衰疾,此今日送行之意也。)
①诸本皆作传宗近,意不可解。张远指放生池,以佛家有南北宗也。此说牵强。邵注作传踪,谓音信相通,此亦无据。按近字犯 重,恐是匠字,乃字形相似而讹耳。公八哀诗云:“宗匠集精选。”宗匠二字,本袁宏书。初欲改近为匠,尚无确据,偶阅诗纪载晋时仙识“匠不足虑忧远危”,冯惟讷云,“匠疑作近。”今按:彼是误近为匠,此则误匠为近,可以互证。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注释】 选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夷以近:路平而近。夷,平坦。 以:而,且。 奇伟:奇异雄伟。 瑰怪:美丽而奇特。 非常之观:不平常的景象。观,景象。 罕至:绝少到达。罕,少。 【赏析】 王安
-
瞻仰李大钊先生故居,还未置身内宅,门前不远处,那一棵古槐,就用它的灵性,它的超凡脱俗,把我满心的虔诚留住。古槐,内含清奇的神韵,外
-
【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与译文]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这两句是说:宁愿做一个驰骋沙场的下级军官,也胜过做一个置身书斋、皓首穷经的书生。诗句抒发投笔从戎的书生参加保边卫国战争的壮志豪情,风
-
【名句】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语出唐代贺兰进明《行路难》诗之五。人生在世,结交朋友应当善始善终,不要因为地位的变化而中途分手。
-
兄弟讼田,至于失欢【原典】清河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①,积年不断。太守苏琼②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
-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
【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注释与译文]川,这里指陆地、郊野。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萋萋(qī),草茂盛的样子。两句的意思是:远望汉江对岸,晴日下能清晰看到汉阳郊野的树林;俯视长江,鹦鹉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作家裴多菲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冲破束缚的渴望。我个人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面对各种束缚和限制,而裴多菲却希望自己像急流一样自由自在地冲破一切困境。这首诗给人以勇气和希望,提醒我们要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勇敢地向前冲。诗中的急流也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裴多菲对激情和冲劲的追求。他希望自己不受任何束缚,不止步于现状。这让我深受启发,坚定了我要敢于追求梦想、勇往直前的信念。总之,我对这首诗词深有感触,它是一种呼唤和激励我的力量,希望也能给其他读者带来同样的启发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