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闺怨·沈如筠》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闺怨·沈如筠》原文与赏析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 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玄宗时曾为横阳主簿。全唐诗录存其诗四首。这首思妇诗,可谓善于运古,又善于诉情。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雁尽”,表时已入冬,朔雁南飞已尽,同时又切“书难寄”。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汉代苏武曾将书信系雁足传至南方。丈夫远戍边陲,本就令人生愁,欲寄家书无由达,更增愁苦,此为下句“愁多梦不成”作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思多不成眠,也就难以入梦。人不能相见,希望梦中可以相会,连做梦也不成,又增一层愁绪。由“梦”,引出下文的“月”。梦不成,只得对月伤怀,这才兴起“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遐想。“伏波”,西汉武帝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击南越。东汉马援亦为之。唐代天宝中讨南诏,故用“伏波”故事。不能靠鸿雁传书,于是寄希望于月影。

沈如筠这首绝句,和沈佺期杂诗中的“可怜闺里月, 长照汉家营”,都是写闺中妇女的想望之词,词意也近似,但因从“雁尽”、“梦不成”导出,加之“流照” 一词用得活脱富生气,所以更为诚挚动人。它的借月写情,较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又善描内心活动,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 文学回忆录:全2册

    【4245】文学回忆录:全2册(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0万字,2013年1月第1版,98元)1989—1994文学回忆录,共83讲。

  • 韦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全诗赏析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国家残破,人事全非,只有 山河依然如故,春天又来到长安城,但 见草木幽深,人迹稀少。国破:指安禄 山起兵反叛,攻破长安城,也兼指国

  • 苏轼《送惠州押监》全诗鉴赏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 韩愈《题炭谷湫祠堂》全诗赏析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翾翾栖托

  • 雾失楼台 黄秋耘

    早在十年动乱的前两年,我由于受到“中间人物”事件的株连,已经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而处于“靠边站”的状态了。我记得很清楚,我最后的一篇文章是在一九六四年六月间发表的。从此以后,我就再没有回编辑部上班,在家

  • 苏轼《九日次定国韵》全诗鉴赏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俯仰四十

  • 《望月怀远》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天涯:很远很远的地方。情人:有情的人。遥夜:长夜。竟夕:整个晚上。怜光满:爱

  • 白居易《懒出》全诗赏析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

  • 《边城》题记 赏析和解读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 不死的也必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