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陆游《长相思》》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陆游《长相思》》原文、鉴赏和赏析

陆游相思陆游

陆游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值钱。官闲常昼眠。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注释 ①画凌烟:唐刘肃大唐新语褒赐:“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②上甘泉:汉书扬雄传:“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③“自古”句: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鉴赏 淳熙十五年,陆游时年六十三,严州任满,于此年七月十日返抵山阴。这首词当作于严州任将满时。从词中语气不难体会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年华老去,犹未封侯,不如归去! 上阕写到此时的老况:“面苍然。鬓皤然”,甚至发出“满腹诗书不值钱”的感慨。陆游从小好学强识,“年十二岁能诗文”,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故词中“满腹诗书”不是虚语。他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是个十分有抱负的人,如二十岁所作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但他直到四十多岁,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这种境遇使他不时在诗词中抒发怀才不遇、年华逝去的感叹,如鹧鸪天“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蝶恋花“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可以说这类词作与陆游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里面表露的感情也尤其真切。“官闲常昼眠”充分表露出作者对这种清闲官职的不满。

下阕笔锋一转,用了两个典故:“画凌烟”写唐太宗图二十四贤臣于凌烟阁,是著名的知人善任、君臣遇合的故事。“上甘泉”指汉扬雄作甘泉赋讽孝成帝,作者这里是表达对扬雄年少时意气风发的向往。“自古功名属少年”,联系到自己现在的苍颜华发,更加上志向未实现,这种焦躁无奈的心情又向谁诉说呢?知心的唯有杜鹃吧,这是因为杜鹃的叫声很像“不如归去”,词人此时也想到不如归去吧。杜鹃相传是望帝的化身,是怨鸟,在陆游的词作中屡屡出现,曾有一位宋代遗老评价陆游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悲惋实同。”说的就是陆游的心事在很大程度上与杜鹃叫声传达出的哀怨之情相似。

词的上阕和下阕转折起伏很大,前后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上阕表现现在的官场生涯令人心灰意冷,下阕提及历史上意气风发的故事,加上年龄的对比,更加重了词人心里的不平和伤感,借历史典故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刘克庄就曾说陆游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虽然也有人批评过多使用典故的弊病,但在这首词作中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词作语言沉痛,联系陆游一生不忘匡复的志向,更能打动人心。(张力)

链接 宋代官场中有实年官年之别。实年谓实际年龄,官年谓上报官府的年龄。官年多为虚假年龄。宋代平民应举,多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得与权门富室为婚;若潦倒场屋,亦可赶在六十岁之前凭借特奏名的恩典做官(宋代规定,特奏名者年未六十始许入仕)。品官子女、亲属,则多虚增岁数,以便荫补后早登仕籍。故宋代士大夫多有实年、官年两种年龄,并得到朝廷默认,成为公开的秘密。

十三经注疏之注、疏合刊始于宋代。自汉代以来,训释儒家经典词语,阐发其微言大义,蔚然成风。至唐代,各经之注皆已具备,且出现许多诠释前人注的疏。宋代,孟子升为经书,“十三经”确立。邢昺、杜镐、孙奭等奉诏校定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及前代学者的经疏。其后宋代学者又补齐相关经疏,于是,十三经注疏亦皆齐备。为便于阅读研习,南宋时始以十三经经、传、注、疏合刊为一编。

其名目为: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二十卷,伪托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歧注,旧题宋孙奭疏。

十三经注疏从浩繁的经学注疏著作中选定注本和疏本,集其大成,对历代学者的注疏成果作一总结,从而奠定了儒家经典注释的基本格局。南宋合刊本世称十行本,由元入明,递经修补,至正德间其版尚存,故亦称正德本。嘉靖时李元阳据此本重刻于闽中,称闽版。万历间又有敕版,名万历本,亦称监版。崇祯时毛晋汲古阁又据监版重刻,此本至清乾隆时又重刻,每卷附有考证,称乾隆敕本。嘉庆间阮元据宋本重刊,并参照诸家刊本加以校勘,增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释,并撰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1979年中华书局据阮刻本影印出版。此外尚有四部备要排印本。近年各经注疏各有校点本出版。

秋江渔隐图 【宋】 马远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名句】无冥冥 ① 之志者,无昭昭 ② 之明;无惛惛 ③ 之事者,无赫赫 ④ 之功。 【注释】①冥冥:精神专一。②昭昭:明辨事理。③惛惛:昏暗之意。这里指暗地里下决心和努力。④赫赫:显耀。 【释义】如

  • 典故“矛头淅米”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排调》:桓南郡 (桓玄) 与殷荆州 (殷仲堪) 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 (liuzhao)。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

  • 柳永《送征衣》全诗鉴赏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

  • 《满庭芳·和人潼关·[清]曹贞吉》原文与赏析

    [清]曹贞吉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

  • 朱敦儒《绝句》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朱敦儒《绝句》 轻阴小雨晚难收,柳瘦梅穷却似秋。 可恨水仙花不语,无人共我说春愁。 【译文】 天气微阴,小雨霏霏,晚来难收。柳枝消瘦,梅花落尽,却似凉秋。可恨那水仙花竟然不言不语,没有人同我一道诉说春

  • 罗隐《柳二首(其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罗隐 灞上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柳”这一意象总是与送别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柳与留字偕音,折柳送别,有依依不舍之意。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

  •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

  • 丁宁《心中的画》

    看看好画,着实是一种享受,但好画终究不是时时可以看到。我有时想,自己心中也藏着许多画,常常打开看看,也很有意思。自然,有些画,因年代久远,或笔墨平淡,已模糊不清,有一些,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色彩,甚至因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出处,故事

    屠: 屠杀。立地: 立刻。放下屠刀马上就可以成佛。原为佛教用语,用以劝诫人弃恶从善。 典出十六国时期北凉昙无谶译《涅槃经·梵行品》:“波罗柰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佛,即受八戒,

  • 李白诗《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