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唐)温庭筠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温庭筠的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温庭筠的词确实以写闺怨为主,风格也大多绮艳秾密。但这首南歌子的风格却与他的大多数词作不同。
起首两句写了一个贵公子的举止穿着。他手里擎着美丽的鹦鹉(鹦鹉羽毛有赤色、黄色的,故呼为金鹦鹉),身上穿着胸前绣有凤凰的华美衣服。写神情举止只写手中的鹦鹉,写穿着打扮中写胸前绣的凤凰,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细节,用短短十个字便将这个公子的风流倜傥与阔绰气派显示了出来,可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了。第三句转而写边上一位少女的举动,她正偷偷地从一旁观察打量这个贵公子。读到这一句,我们才明白,原来前两句作者是站在这个少女的角度去写公子,鹦鹉凤凰云云,正是这少女“偷眼暗形相”时所见。显然,前两句所显示的公子的潇洒气派已使这个少女心驰神往了,于是爱慕之情顿生。然而少女毕竟害羞些,故端详打量又不免偷偷地,著一“偷”字、一“暗”字,将少女的爱慕之心和几分羞怯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不过羞怯归羞怯,反复打量思考之后,这位少女还是很快作出了决定:“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初看,对她的这一大胆决定不免惊讶,细想,却也合情合理。公子既如此气派,必然会令情窦初开的少女心向往之。少女虽然害羞,但对爱情的向往会使她不顾一切,何况“偷眼暗形相”说明她已按自己的标准权衡过了,虽然难免让旁人觉得过于草率,然而如此一见钟情正符合天真烂漫少女的心理,情真语真,了无半点矫揉造作,这真是民间女子的本色。
词中写到了三种鸟:鹦鹉、凤凰和鸳鸯。这三种鸟在词中具体所指不同,但作用却是一致的。它们揭示了少女的心理活动过程,从活的鹦鹉,绣的凤凰看出了意中人的气派,由此产生爱慕之心,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象征爱情的鸟类——鸳鸯。从形象到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形象化,整个过程巧妙连贯而又浑然无迹。此外,词的语言也较清新浅近,不象温庭筠有些词那样堆锦垛秀,风格较接近敦煌民间曲子词,可见温庭筠作为杰出的词人,其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意味着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坚强地应对,就像拉紧弓弦,用长箭击中目标一样。这句诗的上一句是“常记溪亭日暮”,下一句是“若将秋思寄谁家”。整首诗描绘的是作者流离失所的心情。他感叹着巨变带来的痛苦,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思考。这首诗发人深省,通过简短而且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思考和独立的精神,无疑是古代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
作者: 莫渝
-
书籍之厄书籍之厄 【原文】 梁元帝在江陵,蓄[1]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亡之夕尽焚之。隋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唐平王世充[2],得其旧
-
诗写祖席送别劝酒的情形,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气氛,衬托凝重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谊之深、离别之苦。
-
才节双全世所无 ① ,奸回一旦受摧锄 ② 。 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释词】 ①才节:才能节操。清·姚鼐《张逸园家传》:“才节遇知天子,而仕抑屈于县令,惜哉!” ②奸回:奸恶邪僻。《左传·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指敌人。 殆:危险,危亡。 一:或者。 负:败。 【赏析】 战场上,指挥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认识,与战争的胜负关系密切。孙子对此深有研究,他概括说: “知
-
古文·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不孝完淳今日死矣(1)
-
《桃花·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沈友琴
-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出处】唐李白《 短歌行 》。 【意思】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全诗】 《短歌行》 .[
-
此诗通过咏鲥鱼,讽刺君王重口体之养而劳民伤财,重宦官小人而忘祖宗远君子。诗以颔联为中坚,首联写鲥鱼被帝王看重,颈联写营运时情况,尾联抒发感叹,都为鲥鱼入宫后赐宦官而不及荐祖庙而铺设。全诗咏鲥鱼,但不是一般的咏物,而是重在讽刺,对比之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