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处】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意思】苍苍山林 中,传来竹林寺院杳杳的报时钟声; 诗僧灵澈戴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 辉,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愈走愈远。“独归远”使人想象出诗人伫立 目送友人独自远去,依依不舍的心情,显示出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如 画的描绘,刻画出诗人淡泊的胸襟,创造出幽雅的意境,反映出诗人虽 仕途不遇,而心境豁达恬淡。小诗构思精湛、巧妙。语言朴索、优美。 【全诗】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灵澈上人: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与吴兴诗僧皎然游,元和十一年(816)终于宜州。(见唐诗纪事卷七十二) ②竹林寺:清统志载:“江苏镇江府:竹林寺在丹徒县城南六里,创自晋时,久废。明崇祯间重建。”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全诗鉴赏】 自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地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到唐 代宗大历四年(769)左右再度回到吴中,前后大约十年光景,刘长卿一直 失意待官,四处漂泊,心情郁闷。 正当刘长卿闲游润州之时,碰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好友灵澈僧。灵 澈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 门寺。源澄为人秉性耿直,忤权贵,遭贬斥,乃弃官归隐云门寺,与刘长卿 相友善,两人一直情谊深挚。好友多年未见,本该举杯把盏话家常、促膝 长谈抒胸臆,然而,灵澈正走在返回竹林寺的路上(竹林寺乃灵澈此次云 游挂单之所),相见就要离别,无奈刘长卿只能与其惜时小聚,短暂话别。 当是时,一个是宦途失意客,一个是方外归隐僧,他们同有不遇的体 验、失意的感受,理该苦诉衷肠、吁嗟长叹,道尽世间之不如意,聊以相慰。 然而,两人却在几杯清茶间闲适相谈,淡泊相待,坦然相对。苦饮人生波 折多舛,笑谈幽寺依山傍水。此时,刘长卿不禁向源澄所谈的寺院望去, 只见远处一片苍翠的山林,云树苍茫,烟霞缭绕,却不见寺院。诗人便笑 问源澄:这竹林寺藏于何处?源澄笑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闻此 答,刘长卿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悄然过去,远处传来寺院杳杳的报时钟声,声声 暮钟催人愁。刘长卿挥手别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聚,望源澄兄日后 保重。看着灵澈挂负斗笠,披戴着满身斜阳的余晖,向青山深处独自缓缓 地走去,诗人不禁面露怅然若失之态,失落之感徘徊心头。刘长卿久久伫 立凝望,依依惜别,目送灵澈一步一步前行,直至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青 山夕照之中, 此次送别对刘长卿而言,可谓是闲淡释然,却记忆深刻,久久难忘。
猜你喜欢
  • 王维《谒璿上人》全诗赏析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将见身

  • 《题红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红叶》是一首古文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诗从红叶的自然景象中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红叶在秋风中飘扬,如同人生的苍凉。诗人意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荒废青春,因为时光转瞬即逝,只留下无尽的惋惜。这首诗曾被王之涣引用在《登鹳雀楼》中,成为经典佳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诗人的笔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邃的思考和对岁月的回忆。《题红叶》创作于文化繁荣的唐代,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却是跨越时代的,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的宅邸平日来到常常可见,而在崔九的堂前曾几次闻到。

    翻译:岐王的府邸平日经常可以看到,我曾几次闻闻崔九的房前。

    上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

    下一句:崔九堂前几度闻【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译注】岐王的宅第里我时常见到 你,崔九的厅堂前曾多次听到你的歌 唱。岐(q&i

  • 中国童话《米星如·慈善的张勇》鉴赏

    中国童话《米星如·慈善的张勇》鉴赏 米星如猎

  •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赏析》

    这首诗首联点题,写了巴陵山的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颔联写湖景,水与山皆视野开阔,气势磅礴;颈联前句想像洞庭鱼龙变幻,着眼于自然,后句追思帝子神灵,着眼于神话;尾联写诗人陶醉于湖光山色中,乐而忘返,且运用神奇的典故,借助疑问句式,把

  • 《唾面自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唾面自干【原典】娄师德①深沉有度量,其弟除②代州刺史,将行,师德曰:“吾辅位宰相,汝复为州牧③。荣宠过盛,人所嫉也,将何术④以自免

  • 《冒雨寻菊序》原文|翻译|赏析

    白帝徂秋,黄金胜友〔1〕。解尘成契,冒雨相邀〔2〕。问凉燠则鸿雁在天,叙交游则芝兰满

  • (贾平凹)《秦腔》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贾平凹秦腔》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贾平凹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

  • 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全诗赏析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 《忆昔赏析》

    此诗为诗人有感于长安兴衰而作。题目虽曰《忆昔》,其实却是伤今。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诗歌的首联从回忆入笔,诗人回忆起当年在长安城游历时所见到的情形。所谓“五陵”,原是指汉代帝王的五座陵墓,因当时每立一座陵,都把四方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