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出海八大忌
1.不准称老板:北方陆地,老板是尊称。但渔村的船主不准伙计们称他老板。因为老板的谐音为“捞板”,只有船在海上被风浪打碎成为一块块的木板,才能被人打捞,叫做“捞板”。
2.“使惹殃”。从造船到整个用船过程中,船底的纵横两条中线上,不准钉铁钉子。据说有了铁钉,会使船鸟(雄)性大,到了海上,不但不稳当,而且会主动碰撞别的船,造成人船事故。同时,最忌在船牙上放两粒黄豆。放了黄豆,会使船的鸟性更大,到了海上,见船就撞。还能爬到别的船身上造成更大的灾难。出现上述的现象就叫“使惹殃”,“使惹殃”是伤天害理的事,是渔家的行规行德所不允许的。
3.湿衣不上船。上船人讲究衣着干净整齐,即便是破衣补丁,也要顺丝顺缕,方方正正,象征驾船在海上顺风顺流。尤其忌讳穿潮湿的衣服上船,因为只有人落水遇难了衣服才是湿的。
4.生活在虚仓。渔民认为,大海是龙王的世界,饮食起居不能触动龙王。只有在船后梢翘出水面的部位(俗称“虚舱”)上活动,才能不触动龙王,吃饭、大小便,搞其他娱乐活动,只能在这里进行。
5.不挪窝。人在船上吃饭,第一次在什么位置,整个航次,每顿饭都要在这个位置上吃,菜和饭,第一次放什么位置上,即便放偏了,整个航次也不准换位置,这些统叫不挪窝。吃饭时,只准吃自己面前的菜,若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夹菜,就叫“过河”,船老大就要把过河筷子夺下来扔到海里除晦气。吃完饭不准把筷子横放在碗口上,这是渔船搁浅的象征。
6.海上不留物。船在海上,无论时间多么长,不剃头,不刮胡子,不洗脚。洗脸水及吃剩的残汤剩饭、刷锅刷碗水,都要倒在大桶里,回到岸上以后倒掉,不许倒到海里。这有两种说法:一说海是龙王的世界,不能污染它;一说海里的妖魔会循着遗物的人味来找替身。
7.不准两人同时大小便。大小便只准在后梢上,不准在船头和船帮两边进行。因为船头有龙眼,船帮两边的撬,叫左龙右凤,不能污染。两个人同时大小便.这叫“二人对着尿,必定遭风暴”或“二人争茅道,必定遭风暴”。
8.禁动“三太平”。渔船上有三件器物平时不准动用。船头上放一只最大的铁锚,叫太平锚,遇到风暴时才能动用;船后梢放一个坚固的大竹篮,在遇到特大风暴不能用锚时,把它放到海里拦水,叫太平篮;一把锋利的大斧头,在危急关头用它剁缆砍桅杆,叫太平斧。在这三件“太平”物面前,不准说犯忌的话,做犯忌的事,不能从上面跨越,更不准触动它。如果有人在太平锚前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船老大要马上来到锚前烧纸磕头祷告:
老锚老锚别生气,
小狗刚才放个屁;
老锚老锚别见怪,
小人做事要担待。
祷告完了,还要把犯忌的人狠狠打一耳光,这叫:打耳光去晦气。
以上只是渔民言行禁忌的几个主要事项。实际上,船上的禁忌多的是,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天长日久,渔民们就形成了少言寡语的习性,“忌讳记心怀,闷声大发财”。
-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
-
韩驹《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①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②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③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
-
《先秦散文·孟子·梁惠王尽心于国》原文鉴赏
-
[元]元好问久旱雨亦好,既雨晴亦佳。胡床对朋友,树影含清华。墙东有洿池,欹忱听鸣哇。
-
[魏]曹植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
-
典源出处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
-
[宋]杨万里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回望雪边
-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
词的上片写病起后的心境。起句写其不思饮食。言其想着强吃一点,效果却不理想,身心状况并没多大起色。次句写因应之策。言其既然“强欲加餐”效果不好,万般无奈,只好陪伴病僧,长期吃斋念经,托身佛门。第三句写自己的心境。言此时此地,内心-片空虚,
-
《天真之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布莱克(1757—1827)的代表作诗集。诗集表现人类童年的心灵状况,是人类尚未理解世界苦难之前的时期。诗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对心灵的纯洁境界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