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 桓冲》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王徽之)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晋书·王羲之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述要] 王徽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性格超然,不拘小节。当大司马桓温的参军时,蓬头散带,不管公事。又当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问他:“您主管哪个部门?”回答说:“好像是马曹。”又问:“管多少匹马?”说:“不知道马,哪里还知道数?”又问:“近来死了几匹马?”王便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来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有次跟从桓冲出去,碰上暴雨,王下马钻入桓冲的车中,说:“你怎能独占一辆车呢?”桓冲曾经对王说:“您在我府中已很久,近来应当管些事了。”王并不回答,眼睛仰视着高空,用手掌支着脸颊说:“西山早上极有爽气。”
[事主档案] 桓冲(328—384)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幼子,小字买德郎。除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从其兄温攻战有功,迁义城、新野二郡太守,镇襄阳(今属湖北)。寻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在州十三年,温死,为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扬、豫二州刺史。宁康三年(375),请解扬州让安。改授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中军,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复解徐州,迁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后迁荆州刺史,镇江陵(今湖北荆州)。
-
这首词是作者旅途借宿,产生的相思离愁之情,通过描写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来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 上片写风雨后黄昏之景,为抒离情渲染环境。“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三句写了郊原秋景的概况,刚刚下过一场雨,看见零乱的枯黄的叶子飘
-
《诗经》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没有共鸣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无人共鸣的古诗词,关于“共鸣”的诗句,关于共鸣的诗句。1.《送李山人还玉溪》唐代 顾况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2.《海子上有期》元代 黄清老金堤晴日共
-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一作虚?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
杕杜 作者: 张兴武 【本书体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2句,内容包括给两句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请你写两句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写出两句反映儿童生活诗句。《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作品赏析【注释】:原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
-
(印度)泰戈尔 〔梗概〕苏巴的儿子名叫苏希,可是人常常和自己的名字不相符合:苏巴(意为强壮有力)很瘦弱,而苏希(意为文雅有礼)也不是一个文雅有礼的孩子。 苏希这孩子非常调皮捣蛋,他常常搞得整个街坊不得
-
明·袁宏道一春寒甚,西直门外2,柳尚无萌蘖3。花朝之夕4,月甚明,寒风割日,与舍弟闲
-
故乡的炊烟是帆多少代 多少代也未能离开锚地帆动船不动故乡的炊烟是土坯屋装不下的孩子的心飘呀 飘呀飘向星空星不动心动故乡的炊烟是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