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望海楼》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米芾望海楼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②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 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登楼可观金山之景,楼有蔡襄所题“望海”二字。②铁瓮:即铁瓮城。丹徒县志记载,县城(今镇江)的子城又名铁瓮城,相传为吴国孙权所筑。缥缈(piaomiao)飞楼:隐约可见的高楼。缥缈形容极高。杜甫白帝城最高楼中有“独立缥缈之飞楼”的诗句,为此句所本。
【译文】 高耸入云的铁瓮山啊,上摩青天,若隐若现的望海楼,百尺相连。三峡的涛声流到了笔底,帆影带着六朝繁盛落在酒杯之前。傍晚,一阵呜呜的画角声催落了嫣红的夕阳,宁静的沧洲泛起了茫茫的白烟。忽然回忆起以往的赏心乐事,却不知而今何在?呵,春风、秋月,都是一片茫然!
【集评】 今·顾之京:“诗人写景选择了不同的立足点——远近、内外、上下,不同的视线——仰视、俯瞰、远望,因而构成写景的不同角度,绘成多种特色的画面,展现出望海楼既有高峻雄奇的气势,又有久远博大的蕴含,还具有隽美淡远的逸韵。米芾在此确是充分发挥了他画家之所长。而夸张的写景手法把那些难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体化了。”(宋诗鉴赏辞典第627页)
今·范宁、华岩: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这首诗不仅重现了画中的境界,而且表现了画家峭拔的笔法,扩展了画面的容量。诗中用‘三峡’与‘六朝’、‘几番’与‘无事’对仗,呈现出一种粗犷的风格。(宋辽金诗选注第178页)
【总案】 米芾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这首诗写望海楼形胜,意象鲜明,可谓“诗中有画”。首联、颔联、颈联,都以画家的笔触,创造出十分具体生动的意象,尤其是颈联两句,更以色彩对比,使诗具有了一种画面美。诗虽然是写望海楼,但并不拘泥于对楼本身的描写,而映带了山河的雄奇和历史的兴亡。尾联则归结到抒情主体的意绪和感受,从描绘到抒情,使诗更见出立意的深婉。
-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论题解析 [解题]果断(resolution),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要决断,不犹豫。 [析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会遇到许多抉择,这时就需要果断决策。果断是抓住机遇的钥匙,果断者会迅速地作出合理的选择。
-
《长相思 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释】 ①“空阶”句:用温庭筠《更漏子》词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
文丞相即文天祥,他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就义于燕京。这首追挽之作颂扬文天祥的忠烈,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现实悲痛。诗的前六句皆追怀文天祥事迹并寄感慨。《淮南子》中有一个鲁阳挥戈退日的故事,乃属传说。诗一开始就反用此典,叹惜文天祥虽鞠躬尽瘁,终于未能挽救宋室灭亡的命运,不幸被俘,杀身成仁:“徒把金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乌巷招邀谢墅中,紫囊香佩更临风。尘惊野火遥知猎,目送云罗但听鸿。六著比犀鸣博胜,百娇柘矢捧壶空。解衣对子欢何极,玉井移阴下翠桐。
-
《先秦散文·国语·里革论君之过》原文鉴赏 晋
-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先生如鸾
-
【原题】:每岁正月度太阳岭半山间有梅花尝以此时开每见必拍枝丙午岁成一绝
-
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就像是水做的,里面有水的轻缓,水的柔情。“汴水流,泗水流”六个字恰好印证了“水”的思想,一直默默东去,带有闲愁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