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乐府诗《折杨柳枝歌(三首)》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乐府诗《折杨柳枝歌(三首)》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北朝]民歌


其 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其 三


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

其 四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乐府诗集收折杨柳枝辞共四首,属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因与第一首与折杨柳歌辞第一首同,上已作分析,故此选三首。这三首均为闺情诗
折杨柳枝辞第二首,由物及人,感物伤时,门前的那棵枣树,虽然年复一年不觉枯朽,但年华易失,时不我待,人已觉老, “枣”与“早”同音双关。逝者如斯,人却如故。因此,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女子便心直口快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这种有啥说啥,不遮不掩的表达方式,正表现了北方妇女直率爽朗的性格。此处与下边第三首中的“阿婆”均指母亲。这二句以俚语俗语融入诗句,浅显易懂,老妪童幼皆能解,不但不鄙俗,反而更显得典雅高古。这种通俗而不庸俗,高雅而不雕饰,雅俗共赏的诗句,有一种寓高雅华茂于朴素自然之中的风格美。
第四首和第三首紧密相连,为一组唱和之歌。前一首着重写女子的叹息声,后一首则以问答体的形式,对女子叹息之原因作了回答。
“敕敕何力力”,敕敕、力力,均为叹息声,与地驱乐歌辞的“侧侧力力”,木兰诗的“唧唧力力”或“唧唧历历”同义。何,语助词,相当于“啊”。此句句法与孔雀东南飞中的“隐隐何甸甸”句相同。这一首的四句与木兰诗的头四句, 从形式到词句都大致相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叹息中可以窥见女子内心之隐忧。
这首诗中的前三句为问句,后两句为答句。这一句一答,却说得简洁明快。“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与木兰诗中的问句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答句。女子所叹、所思、所忆之原因,在木兰诗中先以“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二句与上问句相接,然后才告以可汗大点兵,木兰为长女,欲代父从军。而在这首诗中则针对所问直陈其事,与木兰诗之蓄势纵笔有别:“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急于出嫁,但苦于“无消息”,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全盘托出。这样回答含有不尽之情, “今年无消息”,何时才有消息呢!这种寓情于答的方式,使短短的诗篇中,充溢着激荡的感情。
总之,这三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情理交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是自然之情理,但碍于“阿婆之命”,不能自由婚配,建立自己美满幸福的家庭;虽然阿婆已允许出嫁,但等来盼去仍如泥牛入海。这“敕敕何力力”的叹息声,正是这种欲嫁不能, 坐等不及的急切心情的必然反响,入情入理,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统一,使其言足以感人,使声足以动耳,有一种使感奋的悲剧美。
猜你喜欢
  • 沈约《古意诗》阅读答案

    沈约的《古意诗》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借用古人的诗句,融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出意境深远的诗篇。通过阅读《古意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体验到他对美的独特追逐。这些诗歌既是对古代文学的致敬,也是对人类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深思,真正传递了一种古朴、纯粹的文化力量。

  •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赏析和鉴赏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

  • 《古文观止·苏洵·心术》鉴赏

    古文观止·苏洵·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①。

  • 富兰克林《蜉蝣》原文

    蜉 蝣 ◆ 富兰克林 我亲爱的朋友,上次在芍丽磨坊举行游园会的那天,我们玩得很痛快。那天良辰美景,到会的个个是风雅仕女,可是你

  • 诗学概念

    诗学概念 诗学这一术语传统上是指系统的诗歌理

  • 二年级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20首思念家乡的诗句,思念家乡的古诗100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50首。思乡诗 《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 《东方未明》情诗三百首赏析

    东方未明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中学生《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鉴赏

    作者: 庄朝用 【原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 白居易《怨词》全诗赏析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思。

  •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白帝高寻后,三年得此游。 芒鞋能几两?踏破万山秋。 独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