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忆永和兄弟赏析》
首联记事。“一挂吴帆”是说自水路前去吴地,“不计程”是无法计算路程,极言自乡至吴水路的遥远;下句承接上句,从船只多次的停泊与开行再写行舟之久。两个“几回”,见水路行程的单调与乏味,又与上句“不计程”相照应。虽不言“忆”,而“忆”意隐含其中。
颔联写景,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偶句。上句写天空,下句写江面。江南秋色本是迷人,更何况此次又是江行。然而映入诗人眼帘的却不是“楚天千里”的一片“清秋”,而是“天寒”“云冻”“江阔”“浪生”。“天寒”二字固然有诗人自己的感觉在内,“云”之能“冻”更是经过诗人感情滤化了的景物,表现了天色的阴霾、沉重。然而诗人还叙述,此刻天空是“有日”的,“有日”则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日色的晦暝,更增加了惨淡的气氛。再看江面,“江阔”本给人以显豁之感,再加“无风”,则更应是坦途,但“浪自生”显出了水势的汹涌。这一联描绘景色确切;“有日”“无风”,一有一无,都能宕开一步。虽是景语,但也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
颈联也是以工整的对偶写景。上句从“家山”之变为“数点”,可见诗人自登舟离家的那一刻起,就凝望着越来越远去的故乡;从“常在眼”三字,可以想见当这“数点”“家山”从视线中消失之际,它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上句浸透了诗人难以排遣的乡思乡愁。下句的“寒雁”与颔联的“天寒”相照应,点明时值深秋。凄冷萧瑟的秋天本来容易使人产生思乡之情,更何况此时大雁又正飞向诗人离别了的家乡,长空一声雁叫自然会牵动诗人满怀的愁情。这一联中的“数点家山”与空中“寒雁”本是一幅淡远迷蒙的水墨画,一声雁叫又为这画幅增添了凄冷的气氛。颔联、颈联同属写景,但前一联写的是自然界之大景,情隐含于景中;后一联写的却是与诗人关系更为密切的远景,情与景结合更为紧密,抒情性也更为明显。
尾联转入叙事。船工在行舟时捕得鲤鱼是很平常的事,诗歌的妙处在于诗人在“鲤”前加了“南来”二字,鱼是从家乡来的,然后借用这习见的事,通过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抒发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达了深沉的抒情意味。
从表面看,这首七律以“行舟”为线索,全诗四联围绕行舟分写行程之远、江行之险、家山寒雁、烹鱼取书;而究其内在的含义,忆兄弟、思故乡的情愫才是贯串全诗的一条主线,无论记事、写景、用典,其中包含的抒情成分是一层深似一层的。因此,除诗题而外,全诗无一字写及手足情,而手足之情甚浓;无一句明叙家乡恋,而家乡之恋自深。 [4]
名家点评
当代古典文学家金性尧宋诗三百首:船老大得到一条鲤鱼,作者想起古诗里面的两句诗,唯恐其中有书信,赶快叫船老大剖开。亦明知是一种空想,但思家忆弟之情却表现得极为真率。辞尽而意未尽,全诗心裁即出此两句中。
-
战士和苍蝇S cho pen hauer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
-
韩退之新修滕王阁记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
诬袴【原典】陈重同舍郎有告归宁①者,误持邻舍郎袴②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市袴以偿。【注释】①陈重:字景公,东汉名士,豫章宜春
-
关于追悼医者的诗句,我表现为面肌颤搐,为面肌个别肌束细微的颤动,常侵入周围眼睑肌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追悼医者的诗句,内容包括我表现为面肌颤搐,为面肌个别肌束细微的颤动,常侵入周围眼睑肌肉,顽固性咳嗽怎么治疗?咳嗽时有带痰,卫生组织的标志为什么有一条蛇盘绕在一根铁杖上?。你好面挤挛要看是什么类型的有的类型治疗效果不错但是有的效果就比较差这需要你到医院进行综合检查后方能得出结论 面挤挛根据结合病因可将此病分
-
《[中吕·满庭芳]樵(赵显宏)》 腰间斧柯,观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将连理枝梢剉,无缺钢多。不饶过猿枝鹤窠,惯立尽石涧泥坡。还参破,名缰利锁,云外放怀歌。 见《太平乐府》卷四。这支曲子赞赏樵人的飘逸不凡
-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② 【注释】 ①燕云:宋曾设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简称燕云。包括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燕山后
-
作者: 赵福生
-
叶绍翁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西湖而充满逸兴野趣的诗。诗中既无对西湖景色风光的描绘,也没有对晚秋时令景物的渲染,而幽独自赏、超脱尘俗的
-
【原题】:次韵和阁长李舍人喜薛梁二舍人及予同时拜命之什
-
缪公恩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这首小诗描绘兰花在清晨挂满露珠时的形态与神韵,小巧玲珑,生动逼真。 第一句描写兰花根叶的色彩特点与生活的环境。“冰根”形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