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赏析》

  上阕头两句,通过描写昏暗浮动的景象,来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南宋议和派当权后,排斥忠良,陷害贤能,使得朝政黑暗,词人抗金救国的理想,难于实现。因此他在另一首词中写道:“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而此词的这两句,用昏暗的夜色,与山头飘来飘去的浮云,构成一种暗淡浮动的意象,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结合。首句“欲”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这两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把山村的景象,和盘托出。

  第三句,在心理描写上,比前两句又深了一层。古人认为,鹧鸪的叫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令人寒心。作者黄昏的山村,听见“鹧鸪声”,是在表现他对前途的忧虑,衬托他的凄凉心境。第四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词人遇见老友——张处父,立即转忧为喜,气氛也随着由沉闷转为轻松愉快。“潇湘逢故人”,化用梁代柳恽的诗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曲),承上启下,紧扣词题。

  下阕全用典故,上承“潇湘逢故人”一句,写作者见到友人,不免要倾诉衷肠,回首往事。下阕前三句回忆,作者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周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的潇洒形象,巧妙地比喻他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词人抚今思昔,心潮澎湃,不胜感慨。他当年渡淮南归,正是为了在恢复事业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不料后来屡遭排斥,频繁调任,抗金的奏策,如同废纸一样,无人问津,因而,他发出“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的悲鸣。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两句,是词人蘸着血和泪写的,向南宋议和派迫害爱国志士提出强烈控诉,表现出作者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词人认为,他之所以会弄到如此丧魂落魄、疲惫不堪的境地,大概由于自己是个儒生的缘故。似乎,他百思不得其解。“招魂”,是楚辞的篇名,词人使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满腹哀怨牢骚。“儒冠多误身”,是借用杜甫的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来表现自己落魄蹉跎的遭遇。最后两句,语调低沉,感情凄怆,读之令人垂泪,引起了对词人的无限同情。

猜你喜欢
  • 朱熹《咏岩桂》曾几《岩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朱熹《咏岩桂》曾几《岩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朱熹的《咏岩桂》和曾几的《岩桂》都是诗人对桂树的赞美之作,但两者的阅读答案却有所不同。 《咏岩桂》强调了桂树的壮美和高贵,将其比喻为忠诚和坚贞的象征,让人感到崇敬和敬畏。 而《岩桂》则侧重描绘了桂树的柔美和婉约,将其比作纤弱而又坚韧的女子,给人以柔情和温暖的感受。 两首诗的赏析也有所不同。《咏岩桂》让人感受到山岳的雄奇和桂树的高洁,而《岩桂》则让人体会到山水之间的恬静和桂花的温馨。 无论是《咏岩桂》还是《岩桂》,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让

  • 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孟浩然《溯江至武昌》全诗赏析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 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

    【注释】 选自清·王士禛《池北偶谈》。 兴会:指诗人情感兴致爆发的一种冲动,是创作的有效契机与形象思维极为活跃的阶段,其中包含着把感受表现为形象的创作灵感。表面上看,“兴会”似乎是不期而至,偶然“情来

  • 《古文观止·汪琬·送王进士之仕扬州序》鉴赏

    古文观止·汪琬·送王进士之仕扬州序 诸曹【1

  •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出处】唐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意思】江上明月高照一群群北雁飞过,淮南落叶凋零楚山也似乎增多。 【全诗】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 《再和制帅(其一)·[宋]王之望》原文与赏析

    [宋]王之望用尽登山力,方知行路难。孤峰宁久住,半岭敢求安?远目穷千里,危肠搅百酸。

  • 寓言《自相矛盾》全文和鉴赏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

  • 《山响》鉴赏

    作者: 曹增渝

  • 《登幽州台歌》解读赏析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古代的明主没有赶上,后来的贤君也不及见。一想到天地的久远与绵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