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尼《悟道诗》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某尼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①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注释】 ①芒鞋:一种草鞋。陇:同垄,田埂,此指高地。
【译文】 整日寻春,却找不到春,足登草鞋,踏遍了青山白云。归来后,拈起梅花嗅了嗅,笑着说:原来春在枝头,已有十分。
【集评】 宋·罗大经:“子曰:‘道不远人。’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有尼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亦脱洒可喜。”(鹤林玉露丙编卷六)
今·黄珅:“谈道诗最易堕入理障,流于枯涩,这首诗却写得极其生动传神。诗中的女尼,看来不是一个刻板、冷漠的出家人,而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人生乐趣的少女,所以这首说理诗,写得极其富于感情——这正是此诗艺术魅力的所在。”(宋诗鉴赏辞典第1218页)
【总案】 从哲学上讲,彻底的了悟,应该由外向内,反求诸己,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从艺术上说,美就在自己心里,如果心里没有美,则任何地方也找不到美。这或许就是此诗给我们的启示。
-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 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 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渔:芙蕖 李渔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
-
【原题】: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二诗以箴之
-
韩愈 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至有张罗网于门不许人出入者;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卖者或
-
吴敬梓 平山堂畔白云平,文藻偏能系客情。 不似迷楼罗绮尽,只今惟有暮鸦声。 空怀迁客擅才华,不见雕栏共绛纱。 却忆故山风雪里,摧残手植老梅花。 这是诗人将到平山堂却因风雪太大没去成而写的两首诗。平山堂
-
【原题】:黄夫人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代赋
-
典源出处 唐元
-
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 其一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获花风。 ②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④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⑤ 【注释】 ①扬子江
-
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旅食不辞游阙下,春衣未换报江南。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