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狂接舆”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楚狂接舆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释义】楚狂接舆乃楚国隐士,他曾规劝孔子不要到处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因为那些统治者已无药可救。
【例句】楚狂接舆歌凤兮,见人忙回避。固知势利心,岂识高贤意。(钟嗣成〔双调·清江引〕)以接舆的典故讽喻人们避世远引。
-
余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馀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
-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作品赏析【
-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少英敏,善属文
-
《矛盾论》 毛泽东论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著作。它是作者为指导抗日战争,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武装全党,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3章
-
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本书卷二《绝句
-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任何一条河流都有源头,溯源而上寻觅,或在山野旮旯涌泉,或从灌木丛中滥觞。最终滴水成溪聚流成河,浩荡山峦之间奔涌阡陌之中。滋一方水土
-
六枳关六枳关 【原文】 盘洲种枳六本[1],以为藩篱之限。立小门,名曰“六枳关”。每为人问其所出,倦于酬应。今取冯衍《显志赋》中
-
作者: 张俊山
-
老松烧尽结轻花,妙法来従北李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