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宿左省》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杜甫,本书卷二绝句等已介绍。他于肃宗乾元元年(758)在门下省任左拾遗。春宿左省,春天的夜晚住在左省值班。“左省”即门下省,唐代的门下省与中书省分别设在宣政殿殿廊的左侧与右侧,像人的两掖。门下省在左侧,故称左省或左掖。
此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景。首联扣题写春天左省薄暮之景。起句写所见,随着花朵变得模糊不清,左掖院墙内也暮色朦胧了。“掖”即左掖,也即左省。“垣”,矮墙。“掖垣”指左省的院墙。次句写所闻,听到“啾啾”的叫声,就知道鸟儿已经返巢了。“栖鸟”指欲栖之鸟,而非已栖之鸟。用“花隐”写“掖垣暮”,用“啾啾”来写“栖鸟过”,都是注意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来说明问题。金圣叹杜诗解卷一分析道:“只起二句已尽题矣,何也?‘掖垣’者,‘左省’也。‘暮’则应‘宿’之候也,却于‘暮’字上加‘花隐’二字,补‘春’字也。‘啾啾栖鸟过’,言万物无不以时而宿也。如此十字,春宿左省已完矣。”
颔联写左省的夜色。三句写星光,随着夜空星光闪烁,宫中千门万户的夜生活也就开始了,首先是点灯照明,试想宫中千门万户都点亮了灯,岂不是同星空一样灿烂?史记·孝武本纪说:“帝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可见“万户”代指皇家宫殿。下句写月色,由于挨近高耸入云的皇宫,所以感受到的月色也特别光辉。“九霄”,九天云霄,天空极高之处,这里指皇宫。这两句也略有颂圣的味道。
后四句写情。颈联写诗人值夜班时的心理压力。五句写担心宫门已开。由于难以入眠,总听到有开启门的声音。换句话说,由于总误以为听到有开启宫门的声音,所以总是睡不着觉。“金钥”,打开金锁的钥匙,这里指开启宫门的声音。六句写担心朝士已至。风吹檐铃的声音,使诗人一再误以为是官员骑马上朝时的玉珂声。“玉珂”,马勒,以贝饰之,色白似玉,振动则有声。这实际上是因为作者心理压力过大所产生的一种错觉。
尾联交代彻夜难眠的原因。七句写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所以弄得心绪不宁。据唐六典卷八介绍,门下省设左拾遗两人,从八品上,“常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则上封事是杜甫的职责。“封事”,密封的奏章。下句写因为心绪不宁,所以一再询问时间。该句化用了诗经·小雅·庭燎中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用得自然贴切,作者缀以“数问”两字,还加重了诗人寝卧难安的情绪。
此诗将一位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小官,处事谨慎、惟恐有失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颇有认识价值。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清赵汸语:“唐人五言,工在一字,谓之‘句眼’。如此诗,三、四‘动’字、‘多’字,乃‘眼’之在句底者。”“动”字好在写出了宫廷千门万户的生气。“多”字通过月光之分外明亮形容了宫殿位置之高。正如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所说:“三、四只是写景,而帝居高迥,全已画出。”
-
上阕写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开头两句由写山到写人,紧紧扣住了题目。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他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
-
【一枝花】(伯喈唱)闲庭槐影转,深院荷香满。帘垂清昼永,怎消遣?十二阑杆,无事闲凭遍。困来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懒画眉】强对南熏奏虞弦,只见指下余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呀,怎的
-
【4449】东陆问道(林文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 1万字,2019年9月第1版,158元)这是一本关于治校思考与探索的文集。中心主题是,如
-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
历来流传的爱情故事中曾有一种“转化”现象,男女主角或主角之一当初未必有其人,只是一种品物称谓,前人曾说这种现象是“附会”,但这种“附会”却又常常表现出美与善的想象。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和歌妓杜韦娘的故事
-
【4401】人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英〕保罗·莫兰著,中信出版社,25 5万字,2019年6月第1版,68元)7章:[1]引言;[2]人口
-
明·佚名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浓抹,唯取适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
-
黄叶落空城,青山遶官廨。风云凄已高,岁月惊何迈。陂田寒未收,野水浅生派。晴林紫榴坼,霜日红梨晒。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嘉客日可携,寒醅美新醡。登临无厌频,冰雪行即届。
-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
此词与前一首“春愁直上遥山”内容略同,也是写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不过它表现的是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缠绵与凄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