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夸示 黄景仁 洪亮吉》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黄景仁)狷狭寡谐,与人交虽暂合终致乖忤,独与洪亮吉善。尝应试同寓,夜作诗,诗成,辄呼亮吉起,夸示之。一夕四五起,亮吉终不厌。故二人最善。 ○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三
[述要] 黄景仁器量狭窄,与人难以相合,交友往往开始时融合,最后总要分手,唯与洪亮吉最为友善。黄应试时曾与洪同居一室。晚间黄独自作诗,每写成一首,就把熟睡的洪唤醒,向他夸耀自己的诗,一夜竟达四五次,而洪却始终没有表示出厌倦的情绪。因此黄洪二人能够和谐相处。
-
宋·苏轼1黄州真在井底,杳不闻乡国信息,不审比日起居何如2?郎娘各安否3? 此中凡百
-
国学名句“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语出《战国策·秦策四》。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冬天和夏天的交替就是如此;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非常危险,高高累积起来的棋子就是如此。
-
王维《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写得极有层次。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刚刚送走了客人,天色晚了,掩上了树枝编成的
-
杨维桢 千山万山青入空,大梅小树如游龙。 井西道人出神去 ① ,飞过蓬莱第一峰 ② 。 【注释】 ①井西道人:即黄公望,汪砢玉《珊瑚网》卷三三录张梦辰《题子久山水》诗云:“井西道人壶中仙。” ②蓬莱:
-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
-
祭文赏析·《祭母文》(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
-
【3275】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编写组编,江西高校出版社,17万字,2016年9月第1版,24 9元)△共四章:红色文化与社会主
-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
-
王士禛:登燕子矶记 王士禛金陵古都会,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矶以拳石得名。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削壁巉岩,石笋林立。观
-
古代诗文名篇之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原文、鉴赏和解读
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