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宋·朱淑真》原文与赏析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 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会同!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诗人和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她们的婚姻生活都很凄惨。李清照夫妇感情甚笃,但丈夫却过早逝世。而朱淑真嫁给一个成日在外奔走的商人,两人之间绝无爱情可言,因而她的诗、词集都以断肠命名。
这首诗表现方式很特别,切入的角度与众不同。一般的诗词都是在夫妇离别之时咏叹闺怨,在惆怅难排的时刻抒发别恨。而这首诗却是在相聚时为即将来的分别担扰,且又是在万民欢乐的元宵之夜,尤见离愁别恨之深。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元宵之夜,烛龙灯树,彩焰飞舞,到处是一片火海灯河;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家家在欢度元宵佳节。一、二句极写欢乐之情正点诗题“元夜”。
颔联陡然一转:在这家家欢乐的时刻,丈夫意外地回到了身边,这自然更是高兴的事情,“新欢”既是灯节之欢,也是团聚之欢,这勾起诗人对旧事的回忆:过去别家夫妇双双对对,恩恩爱爱,卿卿我我,而她却“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减字木兰花)。由于分离时间的久长,因在梦中也只有孤凄独守,而无欢乐的相聚,确有“人远天涯近”(生查子)、“天易见,见伊难”(江城子)之感,所以说“旧事惊心忆梦中”。
颈联“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是期待语。过去长久的分居,明日即将来临的离别,使诗人分外珍惜眼前二人相对的时刻,希望恩恩爱爱地度过这一刻千金的良宵,那怕是暂时的也好。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以前和以后长久的分离,也就不再觉得哀苦了。
尾联将诗意再深入一层:今天虽是人人欢乐的元宵之夜,但我可没有心情,也没有工夫来观灯赏酒,只想把自己长年累月的思恋对他尽情诉说;因为元宵一过他又要奔走他方,而且遥无归期,谁知道明年的元宵之夜,两人还能否相厮守。故诗人另一首词有“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之句,初六虽没有元宵节那种欢欢乐乐的节日气氛,但它却比元宵节离分别的日子要远。
这首诗,实际上是向丈夫诉说离别的凄苦和祈求长久相守的生活,由于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表现手法又很别致,故读来有一唱三叹而回味无穷之感。
-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
-
白居易《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全诗赏析
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
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 刘克庄 梦孚若 ①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 ② ,访铜雀台 ③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 ④ ,圉人呈罢 ⑤ ,西极龙媒 ⑥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⑦ ,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
-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首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
-
【注释】:(此诗与《孤儿行》皆为文宗而作。)
-
《爱莲说》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作品,通过对莲花的观察,揭示了莲花与人生的深刻内涵。莲花在污浊中茁壮成长,象征着人在世俗中保持清高和超脱。作者以审美的态度来赞美莲花,表达自己对莲花的热爱之情。通过莲花不惧污浊,用生命力征服世界的形象,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高尚品德,坚守正义,并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在的纯洁和静谧。这篇作品歌颂了莲花的美丽与品质,同时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1],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题解] 九月九日,即
-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
-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