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蘋〕歌女名。〔心字罗衣〕用一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这里的心字还包含深情蜜意双关的意思。杨慎词品卷二:“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为‘心’字,又与此别。”
临江仙是晏几道的最有名的代表作。是一首相思词,是词人为追念旧时一位名小蘋的歌女而作。
开首两句,写眼前景物,“梦后”与“酒醒”互文,“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写了“梦后”、“酒醒”时欢娱成梦,人去楼空的景况,渲染了空寂、冷落、凄凉的气氛。“去年春恨却来时”,由眼前景物的凄凉过渡到去年离别之情的回忆,读来是朴实无华之句,细嚼却是神来之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人”当然是指词人自己,茕茕孑立在落花前,看微雨中双飞的燕子。“落花”、“微雨”点明是暮春时分,这时的景物更增添了几分离情别恨之缠绵。此时,燕子犹得“双飞”而人只能在那儿“独立”,相形之下,又令人感到多么黯然神伤! “落花”二句,历来为评家推崇备至,誉为“千古未有之名句”。
词的上阕,词人从眼前的景物引起去年的春恨离愁。
下阕开头三句,是词人追叙更远的往事。“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对一个思慕日久的情侣,词人可以追忆的事情很多,但在词中只点了她当时的服饰、技艺与彼此之间的感情。“两重心字罗衣”,写她衣饰之华美,并含有“心心相印”之意。“琵琶弦上说相思”,不仅点明小蘋的歌女身份,这位歌女的出色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词人与这位歌女的爱情。衣饰华美、技艺高超,尤其是感情的深厚,这些都是值得回忆的。结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人抒写当初小蘋曾踏着月色归去,如今明月仍在,而彩云却不知何往了。彩云,代指小蘋。古诗词中多以彩云指代美人,词人也用的是这一修辞手法。这两句同上阕的“落花”两句一样,不是词人自己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透露出词人的无限惆怅、思念之情。
全词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有欢聚时的缱绻恩爱,也有别离时的伤感惆怅。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对这首词的评论是“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不为过誉。我们反复吟咏、品评,自然有数。
-
这首词是登高怀人之作。词中句句有韵,而且韵脚金用入声字,读来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头“愁脉脉”三个字直抒胸臆,写自己心中积郁着脉脉的愁绪。其下全为景物描写,但因有“愁脉脉”三字贯头,故此下所有的景语亦为情语。“目断江南江北”紧接“愁
-
【注释】:(予在吴城围中作《怀友》诗廿三首,其后题识四人,乃嘉陵杨孟载、介休王止仲、渤海高季迪、郯郡徐幼文也。时予与诸君及永嘉余唐卿者游,皆落魄不任事,故得流连诗酒间,若不知有风尘之警者。及兵后,予移寓武林,向所怀者往往不相见,而五君者或谪
-
滔滔孟夏兮, 初夏的天气盛阳, 草木莽莽。 百草万木茂畅。 伤怀永哀兮, 我独不息地悲伤, 汩徂南土。① 远远走向南方。 眴兮杳杳,② 眼前一片苍茫, 孔静幽默。 听不出丝毫声响。 郁结纡轸兮,③ 心
-
【原题】:余自离荆渚遍身生疮了无佳思至金陵舍舟登陆之朱方道游钟山
-
作者: 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
-
国学名句“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出处和解释
【名句】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 语出宋代胡宏《胡子知言·天命》。能向别人学习并严格检查和要求自己的人,极少不属于君子;一切由着自己,有了错误总要尽力掩饰的人,极少不属于小人。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幼儿园的建议,内容包括古诗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让幼儿园的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学习古典诗词学习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是否有好处让幼儿学习古。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
-
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
-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