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情诗名句

《伯兮·《诗经·卫风》》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伯兮·《诗经·卫风》》原文与赏析

诗经·卫风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和爱称。〔朅(ji)〕威武雄壮的样子。〔桀〕借作“杰”。〔殳〕一种一丈二尺长无刃口的武器。〔膏沐〕膏是润发油,沐是洗头用的米汁。〔适(d)〕悦。〔其〕这里是表示祈求的语气词。〔杲杲(go)〕日出光芒四射的样子。〔愿言〕愿,每,常常。言,语助词,无义。〔谖(xun)草〕一作萱草,古人以为这种草可使人健忘,故又名忘忧草,今名黄花菜、金针菜。〔言树之背〕将草栽在瓦盆里。言一作爰,乃。树,作动词,栽种。背,用高亨说,古与“䍌”通用。〔 痗(mei)〕病。

伯兮是诗经中出色的思妇诗,写一个妇女思念远征的丈夫。写思念征夫的闺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历代都有名作。这首诗可以说是闺怨诗的发端,它的意境和词句为后世许多作品所袭用,影响久远。

首章写思妇思念中的丈夫出众的形象。夫妇情深,长久别离,心上人的形象时时刻刻浮现在心目中。这四句可译为:“我的爱哥哥高大魁伟,一国中数他英武出众。爱哥哥手持丈二长殳,为国王出征作先锋。”古人以高大魁梧、英武刚健为美,这四句刻划了一个英武有为的美男子。诗经时代“王”为周王专用,执殳先驱者是帝王、诸侯出征或出巡护车的勇士,为中下级武官。作心上人看,从卫国选拔去作周天子的执殳前驱,这是多么非凡出众!她用连声的赞美,表现她对这位品貌超群的男子的热爱和崇拜。这和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夸夫异曲同工,通过夸耀和自豪,愈显相爱的深厚和专一。

二章抒写思妇苦苦相思而懒得梳妆。前两句可译为:“自从哥哥去东征,我的头发象飞蓬。”用一个生动的典型细节,形象地勾画了抒情主人公在丈夫走后蓬首垢面、无心梳洗打扮的慵懒姿态,表现了她一心思念丈夫而感到生活空虚乏味。她为什么无心修饰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不是没有梳头油,我打扮起来又叫谁喜欢呢?语直情浓,把她对丈夫的热爱和专注进一步深刻地刻划出来。这两句后来衍化为“女为悦己者容”这句俗语,典型地描摹了女子痴心专注的情怀,后世许多闺怨诗也常化用这个动人的意象。

第三章抒写又深了一层,着手表现思妇思念的殷切。前两句可译为:“下雨吧下雨吧,可是偏偏出现红彤彤的太阳。”长久的离别,难耐的寂寞,好象大旱盼雨水,她祈求降落甘霖浇灌她热切如焚的心田,可是希望总是落空。“杲杲出日”是明丽的景象,和她满怀希望变成失望而黯然伤神相对照,更显得她悲伤之深。后两句笔锋陡然一转:“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译意是;纵然盼他盼不回来,我还是天天盼,时时盼,即使想得头疼也心甘情愿。辞浅意深,以甘愿忍受相思之苦,表现她爱情的坚定和无尽的期待。

末章抒写思妇企求解脱而实际不得解脱,把相思之苦发展到极点。“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哪里能得到忘忧草,将它栽到小瓦盆里。意思是天天面对着忘忧草来求解脱。可是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幻想,世间没有这种神奇的草,她也就不可能从愁苦中解脱。“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只有长久地痛苦地思念,终于心头郁结,相思成疾了。从“焉得”到“不得”,欲抑先扬,欲擒故纵,文情腾挪有致,曲折自如,把抒情主人公的相思情发展到顶峰,戛然而止,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

历代诸家说诗,均认为:“伯兮,刺时也。言妇人为其君子行役,过时不反,深感痛苦而作。”推本诗言外之意,这种解释也没有错误。从抒情主人公刻骨的痛苦,我们也能看到战争给许多夫妇,特别是闺中妇女所造成的离别相思之苦。

猜你喜欢
  • 岑参《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全诗赏析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 夏日长长,宜于读书

    大抵冬夜读书显深邃,秋天读书显清幽,春阳中读书有奋进。而夏日的悠悠长长、宽延绵远的特点,读书就显得随意与闲适。

  • 精品唐诗之杜甫《愁》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疲病虎纵横。 这是一种新的诗体,题上注: “强戏为吴体。”以

  • 谢灵运《登池上楼》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

  • 文征明《水仙》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文征明翠衿缟袂玉

  • 关于梧桐古诗词的内涵(古代梧桐在诗词里的含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梧桐古诗词的内涵,内容包括古代“梧桐”在诗词里的含义谢谢,梧桐在诗词中有什么含义,梧桐在诗词中的含义作为意象的含义在爱情中的含义。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 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王维《鸟鸣涧》全诗赏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品赏析【注释】: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

  • 薛瑄《游草堂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薛瑄的《游草堂记》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草堂的美景和作者自身的感受,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意境。文章语句流畅,文辞优美,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这样的写作手法与描写的主题相得益彰,给读者心灵带来一片宁静,引人深思。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鉴赏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