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水仙》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文征明
翠衿缟袂玉娉婷,一笑相看老眼明。
香泻金杯朝露重,尘生罗袜晚波轻。
汉皋初解盈盈佩,洛浦微通脉脉情。
刚恨陈思才力尽,临风欲赋不能成。
文征明这首咏水仙花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时年八十二岁。
“翠衿缟袂玉娉婷,一笑相看老眼明。”首联将水仙花的形象与作者观花的形象并陈于读者眼前,绘就了一幅老翁赏水仙图。水仙的叶子似染翠衣襟,水仙的花如缟白衣袖,绿白相间,亭亭玉立,娇好而清新;八十老翁观赏花下,相逢逢一笑,赏心悦目,老眼生辉。
娇美的水仙花在老翁眼中,犹如“金盏银台”,恍若“凌波仙子”,正是“香泻金怀朝露重,尘生罗袜晚波轻”。水仙有单瓣、重瓣之别,单瓣白色,中承黄心,因称“金盏银台”。“金盏”,即“黄心”,指水仙花筒喉部有黄色酒杯状的凸起的“副冠”,明代诗人梁辰鱼水仙花中又称之为“黄冠”。文征明诗的意思是,浓郁的芳香泻自“金杯”状的“副冠”,那“副冠”已为朝露打湿。这是水仙花的清晨剪影,它的傍晚剪影则是“尘生罗袜晚波轻”。“尘生罗袜”语出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因水仙花性喜水,水栽水养,故古代诗人常以“洛神”拟水仙,以表现其风姿绰约,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水仙花一诗中写道: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
文征明诗第三联又连用两个典故描写了花对人的缠绵之意,人对花的爱怜之情。“汉皋初解盈盈佩,洛浦微通脉脉情。”“汉皋解佩”,典出李善注韩诗内传,郑交甫在汉皋台下遇二女,二女解所佩二珠以赠。郑交甫受而怀之,但未行几步,佩珠已失矣。“洛浦宓妃”,典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洛浦”即洛水水边,传说为洛神出没处。文征明以画家天赋用“初”、“微”二字将“汉皋解佩”、“洛浦宓妃”二典化作瞬间的空间画面。水仙花若仙女刚刚解佩于汉皋台下,佩自美好;若宓妃欲离未离于洛水之畔,情犹脉脉。
前三联对审美客体水仙花的多角度正面描述,虽时有变幻却还是情境平和,至尾联忽以无力赋花之慨叹收束,恰如柔波之上顿起波澜,体现了诗意构造的平奇相衬。“刚恨陈思才力尽,临风欲赋不能成。”“陈思”即曹植,他字子建,生前曾被封为陈地诸侯王,死后谥为“思”,故世称“陈王”、“陈思”或“陈思王”。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唐代李商隐在可叹诗中云:“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文征明化用李诗之意,借以极道水仙之美。文诗的意思是,“才富八斗”的曹植啊,当年何必为了赋洛神而耗尽全部的才力呢? 天下除了洛神之美,原还有水仙之美的呀! 曹植用尽了八斗之才,我虽年届八十自觉还未将才力用尽,遗憾的是,轮到我想临风赋水仙的时候,竟寻不到恰当的语言,恰当的形式来表现,真不知道是才力不及呢,还是水仙花太美的缘故?
在这首咏花诗中,“水仙”与“我”并存于艺术境界当中,作者不但写出了水仙的优美形象,而且写出了深爱水仙的自我形象。从首联的“相逢一笑老眼明”到尾联的“临风欲赋不能成”,真切地描述了诗人自观赏到创作的独特审美感受,成功地衬托了水仙花的叶如翠襟,花如白袖,形如金盏银台,姿若凌波仙子,神如汉皋初解佩,韵若洛浦微通情的主体形象。水仙花形象因为涂上了诗人的相逢老眼明,欲赋不能成的情感色彩而增添了更多艺术魅力。
-
《菊花·浣溪沙干菊》咏菊花诗鉴赏 高继珩露叶
-
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成都乱罢气萧飒,浣花草堂亦何有。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炙绯衣走。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黄昏始扣主人门,
-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
-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
柳宗元《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 2 ,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3 。有泉幽幽然 4 ,其鸣乍大乍细 5 。渠之广,或咫尺 6 ,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 7 ,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 8
-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
-
孙原湘《西陵峡》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作者是袁枚弟子。这首
-
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
-
《观堂集林》 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近代著名学者,曾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精于古器物、封泥、汉简、甲骨文和金文,侧重于研究殷周汉魏古史,1919年后致力于敦煌所出唐写
-
书存金石气,朴拙自风流——陈继明的书法艺术◎赵炳鑫陈继明是从宁夏走出去的,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小说创作的精神突围,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