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夜泊赤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罗洪先
夜泊赤壁
五百年来此胜游,水光依旧接天浮。
徘徊今夜东山月,仿佛当年壬戌秋。
有客得鱼来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
吟成一啸江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
作者简介罗洪先(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世宗嘉靖(1522—1566年)间进士,曾官修撰和春坊左赞善。学宗王守仁(阳明)。长期致力于地理学研究,“考图观史”,绘成广舆图。并有冬游记念庵集传世。
简析黄州赤壁因苏轼“一词两赋”而流传千古。五百年后,作者慕名而来。小舟夜泊赤壁,但见水光依旧接天,明月照样徘徊,他完全沉浸在苏轼所创造的意境中。诗人巧妙地化用赤壁赋的词句,完美地把现实感受与赤壁赋的意境创造融合在一起,其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与艺术的联想中遨游。在表达审美愉悦的同时,又流露出“前人已逝”的遗憾与孤寂。
-
古代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注释与译文
【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注释与译文]三匝,环绕一周叫一匝,三匝是说次数很多。几句的意思是:月光皎洁,星星稀疏,乌鹊向南方飞去:绕着树木飞了一圈又一圈,但哪一枝上可以栖身呢?诗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指敌人。 殆:危险,危亡。 一:或者。 负:败。 【赏析】 战场上,指挥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认识,与战争的胜负关系密切。孙子对此深有研究,他概括说: “知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作品赏析【注释】: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②瑟瑟:碧绿色。③怜: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喷嚏 【原诗】:对妆台忽然间打个喷嚏,想是
-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子美诗云: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我
-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1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2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3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4 ! 【注释】 1.阊门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名言: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注释: 贞: 坚守正道。 句意: 说话经常失信, 做事没有原则, 唯利是图, 象这样的人就可称他作小人。 出处: 《荀子·不苟》
-
[宋]洪咨夔 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门前骢马权奇种,台上慈乌反哺心。 花鸟屐,柳湖尊,好将长健傲长贫。诸孙认取衰翁意,插架读书不负人。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
-
江楼曲 李贺 楼前流水江陵道, 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 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 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