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宜生《含笑花》咏含笑花诗赏析
含笑花·含笑花咏含笑花诗鉴赏
施宜生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搴帷彼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含笑花,列为我国著名香花之一。金人施宜生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就用“百步清香透玉肌”来形容花香的清雅宜人。所以扪虱新话载:“忽闻香风一阵,满室郁然,知是含笑开矣。”诗的第二句写含笑花的姿态。含笑花花色有白、紫两种,白色含笑花温润如玉,确如皓齿一般洁白。宋人杨万里赞它“翠羽衣裳白玉肌”;萧文仙誉它“只合更名小白莲”。杨诗认为含笑花,如白玉肌肤,而萧诗则以为白色含笑花与白莲花一样清雅皎洁。施宜生诗中“转明眉”三字,既点出含笑花的动人姿态,也写出了赏花者的形象神情,颇见用笔之功力。
施宜生的后两句诗,粗读不知所解。如“射雉”两字,直译为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其实有一典故。据左传载:“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可见,诗中之意是借这一典故说含笑花在春风中微笑迎人,更见妩媚。草花谱对它的介绍是:“含笑花开不满,若含笑然。”
古人咏含笑花的诗篇很多,如宋人邓润甫的“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泣露,盎盎夜生春”。又如宋人刘克庄的“春风满面喜津津,纵有痴拳不忍嗔”。还有一些诗篇以花名含笑而借题发挥,如苏轼的“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丁渭的“草解忘忧忘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以及“试问嫣然如可买,会须一笑与千金”,都是借“含笑”而另有讥贬的。
据本草纲目载:“含笑出南海”,生长在我国华南各省。宋人李纲曾作含笑花赋有序:“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荣,其香郁然。”“破颜一笑,掩乎群芳,诚可以承天宠而植椒房者乎!”含笑花期在三月至五月间,但也有四季开花的。宋人杨万里就咏过秋天的含笑花:“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他诗中的“紫笑”与“白笑”,即指紫色与白色的二种含笑花。宋人徐致中在一首含笑花五言绝句中,把含笑花喻为含羞的少女:“瓜香浓欲烂,莲莟碧初匀。含笑如何处? 低头似愧人。”另有宋人无名氏小令咏含笑花也颇为动人:“笑靥含羞藏碧叶,为谁娇? 长随茉莉展轻绡,伴良宵。”可见,含笑盛开于春暮夏初,与茉莉一样,都是宜人的庭院品花。
含笑花虽适合养为家庭盆花,但养好不易。它喜爱日照,但又怕阳光直射。它喜爱阴湿,但水浇多了会烂根。修枝并不讲究,只是到了寒天,要移至室内。含笑花的花瓣可泡茶,花中有芳香油,为提炼香精之原料。
-
【名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注释与译文]虚,同“墟”,住处。这两句说:对井里的青蛙无法谈论大海,是因为它局限于小小的住处。现常用“井蛙不可语海”来讥讽见识狭隘的人。 参考文献 《庄子·秋水
-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山东残逆
-
逸谚戏侮,博弈顽鄙。投之生黎,俾勿冠履。霜降稻实,千箱一轨。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
与人交谦恭诚信,未尝戏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人交谦恭诚信,未尝戏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
1 城市,消灭土地,不可逆转。土地,又埋葬城市,且更为彻底——所谓的终极记忆。记忆每一次开拓,又都“在旧的地方向纵深层挖掘”,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内容包括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怎么答题,明天要中考,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有什么答题技巧,初中语文诗词赏析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
-
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元丰天子为改容。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君为
-
渐渐之石 作者: 杨笃文李青山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