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铭金《满庭芳秋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满庭芳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戴铭金
冷雁来时,吟蛩咽处,秋容细缀墙根。孤芳自抱,未解媚东君。倘向阑干点笔,好添上,一抹凉云。窥清镜,玉簪斜绾,付与淡妆人。灯昏,拼不睡。感秋情味,更甚伤春。恁相思难遣,悄掩重门。多少唾壶红泪,都併作、翠袖啼痕。谁怜取,风尖月瘦,凄黯欲消魂。
作者这首词表面上写秋海棠的品格与哀怨,实际上是借咏秋海棠以言志。是写作者自己的抱负及怀才不遇之慨。
这首词开端“冷雁来时,吟蛩咽处”二句,表面上看来,只是概括地叙写了秋天到来之际万物的萧杀、冷落之态。你看:长空中,带着浑身冷气的大雁从遥远的北国飞来了,凄清的大地上,往日吟唱不休的蟋蟀声音也有些嘶哑了。蛩:蟋蟀。只要细加品味,就不难发现,在这些外在景象的描写之下,内含的却是作者颇为敏锐的感受。“冷”字和“咽”字表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思。“秋容细缀墙根”句,紧承前句,写在一片衰飒景象中,秋海棠却以自己的芳容在墙根处细加点缀。这句极写在沉闷,单调的环境里,秋海棠的异常表现是不同凡响的。一般的花大多是在春天和夏天开放的,那么,秋海棠为何与众不同呢?作者指出,这是因它“孤芳自抱,未解媚东君”。原来,秋海棠抱定自己的志趣。操守,不懂得,也不愿意向司春之神献媚取宠。“东君”,指春神,王初立春后诗中有:“东君珂珮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句。“倘向阑干点笔,好添上了一抹凉云。”是说秋海棠虽不愿献媚取宠,但它也不是一味高傲,它有时将枝叶伸向阑干旁,似乎是给阑干添上一小片凉爽的云彩。接下来,“窥清镜”三句是说它也有时出现在镜子里面,镜子里面的海棠花是象玉簪一样,斜插在志趣高雅的女郎头发上。“窥清镜”三字用得颇为巧妙。作者不直言镜子中照出秋海棠,而说秋海棠照镜子,这就把花写活了。
这首词的上片是紧扣秋海棠花的一些特点来写的。而下片以“灯昏”句始,则直接把笔触转到写美人上来了。在中国古代,芳草、美人常用来比君子,因此,我们虽对作者的身世还缺乏了解,也不妨把这首词看成是他的自我写照。
“灯昏,拼不睡,感秋情味,更甚伤春。”四句是说:夜已深了,灯光昏暗下来了,可是女主人公仍不肯睡去。原来她为秋天将去而伤感,这伤感比春天将尽时的感情还要强烈。她悄悄地关上了重重门户,只因为“恁相思难遣”。相思之情实在无可排遣,只好把门户关闭起来,独自默默忍受。“恁”,此也。“多少唾壶红泪,都併作翠袖啼痕。”这两句紧接前句。极言其眼泪之多,多得甚至可装满唾壶。而这些泪水都流在她的衣服上了。“唾壶”,指供吐痰的壶。“红泪”,美人之泪。这两句极写女主人公哀痛之深。“谁怜取,风尖月瘦,凄暗欲消魂。”三句紧承上句,写女主人公在深秋季节实在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尖厉的秋风,清瘦的月亮,使她的心情凄苦暗淡得真是使得灵魂也好象要离体了。“谁”,何、什么。“风尖月瘦”二句写得颇为沉郁苍凉。“尖”字、“瘦”字较为形象有力地揭示出秋景之凄凉。同时,这二句也较为集中地表现了由于环境的不利,作者的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哀痛。
这首词表面写花,实则写人,亦花亦人,全词感情深沉,起伏激荡,情景交炼,风格堪称遒劲。词境逐渐开宕,注意环境渲染及抒发内心激情,也是这首词较为明显的特点。
-
【原题】:月卿大师以书抵予言到自永嘉今将还杭因索诗送行聊书短章塞来请之勤
-
《先秦散文·论语·子之武城》原文鉴赏 子之武
-
《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穡, 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
-
名言: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句意: 见到虎的一条文理, 很难知道虎有多威武; 见到好马的一根毛,很难知道马很善跑。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
先帝虑汉、贼 ① 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②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
-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入华阳洞,窃饮茆君酒。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樵夫见之
-
四实,谓四句皆景物而实。开元、大历多此体,华丽典重 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稍变而后入于虚,间以情 思。故此体当为众体之首。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寡于意味 矣。四虚: 谓中四句皆情思而虚也。不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出处】唐李颀《 古从军行 》。 【意思】白天登上高山,去瞭望报警的烽火;傍晚时在交河岸边,饮我们的战马。 【全诗】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
-
晁说之 宫殿千门白昼开 ① ,三郎沉醉打毬回 ② 。 九龄已老韩休死 ③ ,明日应无谏疏来。 【注释】 ①“宫殿”句:自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山顶千门次第开”句化出。②三郎:唐玄宗小名,他是睿宗第三子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1】什么时候能够载酒来共饮,于重阳佳节 对酌同醉。每当佳节倍思亲,这是诗人在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时寄给友 人张五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