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情诗三百首赏析
正月
作者: 朱金娥 【本书体例】
【原文】:
正月繁霜(1),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2)。念我独兮,忧心京京(3)。哀我小心,癙忧以痒(4)。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5)?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6)。忧心愈愈,是以有侮(7)。
忧心惸惸(8),念我无禄(9)。民之无辜,并其臣仆(10)。哀我人斯,于何从禄(11)?瞻乌爰止(12),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13)。民今方殆(14),视天梦梦(15)。既克有定(16),靡人弗胜。有皇上帝(17),伊谁云憎(18)?
谓山盖卑(19),为冈为陵(20)。民之讹言,宁莫之惩(21)!召彼故老(22),讯之占梦(23)。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24)!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25)。谓地盖厚,不敢不蹐(26)。维号斯言,有伦有脊(27)。哀今之人,胡为虺蜴(28)?
瞻彼阪田(29),有菀其特(30)。天之扤我(31),如不我克(32)。彼求我则(33),如不我得。执我仇仇(34),亦不我力(35)。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36)。今兹之正(37),胡然厉矣(38)?燎之方扬(39),宁或灭之(40)?赫赫宗周,褒姒灭之(41)!
终其永怀(42),又窘阴雨(43)。其车既载,乃弃尔辅(44)。载输尔载(45),将伯助予(46)!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47)。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48)。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49)。潜虽伏矣,亦孔之(50)。忧心惨惨(51),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52),又有嘉肴。洽比其邻(53),昏姻孔云(54)。含我独兮,忧心慇慇(55)。
佌佌彼有屋(56),蔌蔌方谷(57);民今之无禄,夭夭是椓(58)。哿矣富人(59),哀此惸独!
【鉴赏】:
这是一首忧国忧民,愤世疾邪的政治抒情诗。大约产生于西周末年周幽王时期。在王朝四面受敌亡在旦夕之际,周幽王却宠幸妃子褒姒,重用奸佞,荒淫昏庸,暴虐无道。终使国家覆亡,幽王身死骊山之下。大概作者是一位头脑清醒,不被重用的官吏,以愤慨之笔触写出了当时的昏乱朝政,以哀痛之词倾吐了心底的忧愤和不平。
诗以“正月繁霜”起笔,用时令的反常比喻人事反常,政治混乱,预示社会将大乱。而唯有诗人愁思萦绕,郁结成疾。首章开门见山抒写了“我”的忧伤孤独之感,定下了忧伤孤独的基调,并为全诗的主旋律。以下各章反复咏叹,以“我”的情感为主线,层层展开,不断发展变化。
第二章怨“我”生逢乱世,深感环境险恶,产生忧谗畏讥之感。由我的身世慨叹而及世之谣言。
第三章忧患国家一旦沦亡,人民就要遭殃。用“瞻乌爰止,于谁于屋”说明在国家危亡民生凋敝的情况下,连乌鸦也无处栖息。同时比喻人民流离失所,无处安居。由上章的身世之感而及伤世忧民之感。由自伤的情绪,已上升到忧国忧民的高度。第四章用林中只有柴薪隐喻朝中无贤,奸佞当权。人民正在受难,上天却昏昏暗暗。“我”不禁向昊昊苍天质问:你究竟恨何人?抒发了强烈的愤激之情。第五章写谣言泛滥,是非颠倒。而君臣在朝不议朝政,但问卜筮、梦兆,他们各自为圣,使人真伪难辩。第六章极言社会一片恐怖,人们精神受到巨大压抑,人人有临深履薄之虞。虽我独醒,但无所自容。第七章用茂盛禾苗比喻“我”是突出贤才。但世俗不容,因坚持正义,不被重用,受尽摧残,政治抱负无以实现。
第八章由上五章的伤世忧民而及忧伤国政,慨叹朝政极度暴虐,本来是威势赫赫的宗周王朝要被褒姒灭掉,怎不使我忧伤如结,难解难排。第九章、第十章用车载物逾险,比喻国家依靠贤臣辅佐和采取正确的政治措施便能兴之,否则将亡之。朝庭对此却毫不在意,“我”已经忧伤的心更淒凉。第十一章以潜鱼自比,隐喻自己即使隐遁也逃脱不了恶劣的环境。比前面的“不敢不局”“不敢不蹐”更显处境之险。残暴让“我”“未敢翻身已碰头”(鲁迅自嘲),“我”的忧虑更深。
第十二章由忧伤国政而及卑劣新贵。述说当权小人朋比为奸,荒淫奢侈,感念自己孤独无援,忧伤使“我”痛断肠。第十三章揭示贫富不均现象。不仅“我”与富人格格不入,而且人民灾难深重,痛苦不堪,孤苦无告。
全诗读完,一个举世混浊我独醒的忧国忧民愤世疾俗的孤独者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没有多少事实的铺陈,而是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抒发强烈的主观感情。从而表现我的精神,反映时代特征。
-
寿阳曲 贯云石 鱼吹浪,雁落沙,倚吴山翠屏高挂。 看江湖鼓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齐,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出身将门。善骑射,
-
【原题】: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工甚轧拾馀意反作一章
-
此首是词人于元符初任武康(今属浙江)县令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东堂的景致与隐逸之趣。“东堂”本是武康县衙的“尽心堂”,词人改名写“东堂”。此堂是治平(宋英宗年号)年间,越人王震所建。当毛滂到任时,此处屋宇颓败,鼠走户内,蛛网粘尘。衙内花园有
-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 抗战的中国在我们的手里,胜利的中国在我们的面前,新生的中国在我们的望中。 中国要从工业化中新生。我们要自己制造飞机、坦克车、军舰,我们要有自己的天,自己的地,自己的海。我们要有
-
【4859】大宋之变,1063—1086(赵冬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0万字,2020年6月第1版,88元)△5部分:①父子君臣,1063—1067;②旧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句,内容包括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课外古诗(100首四句),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外四首诗是什么。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cnznqxxwzh课外古诗词四首(七年级语文)《秋词》1.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
-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诗,它展示了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抉择难题。诗中描述了两条分岔的道路,代表不同选择,而诗人却在其间犹豫不决。这种生活中的选择困境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出现。诗人告诫人们要慎重选择,因为一旦做出选择,便无法回头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其利与弊,人们需要自己权衡取舍。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人生的选择,并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无论选择什么,都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奋斗。
-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抚育中华各民族的儿女茁壮成长。在黄河上游的六百里宁夏平原上,由于深深地受益于它的惠泽,一个民族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和开拓,终于形成一处当代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 回族在中国悠
-
山坡羊·闺思 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 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 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 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张可久
-
张九龄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生平简介】 张九龄(六七八-七四零),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则天长安元年(七零二)中进士,调校书郎。玄宗即位后,张说荐其为集贤院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