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无长物》原文|翻译|赏析
南朝·宋·刘义庆2
王恭从会稽还3,王大看之4。见其坐六尺簟5,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赠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6。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7。恭作人,无长物8。”
1自本篇以下至桓公入蜀,均选自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标题均系后人所加。2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有世说新语一书,记汉末至东晋人的言行轶事。3王恭:晋朝人,为官清廉严峻。会(kuai)稽:今浙江省绍兴市。4王大:名忱,小字佛大,又称阿大。5簟(dian):竹席。6荐:草垫子。7丈人:对长辈人的尊称。悉:熟悉、了解。8长(chang)物:多余的东西。
【析点】 这则轶事运用了“即小见大”的手法。
小小一领竹席,平凡而又平凡,却映出了王恭为官、做人的清廉。外出返家多带回些土特产,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王大见王恭从会稽回来坐在竹席上,就认定他必定带回不少这东西。而王恭恰恰不与常情同,他只此一领。切不可以为王恭是吝啬鬼,舍不得多花分文购物以赠亲友。你看他毫不心疼地把坐下席送给王大就是明证。他只是清廉为本,“作人无长物”,更没有以土产献媚于人博得私利的打算。这正是王恭为人之难得。
小小一领竹席,平凡而又平凡,也映出王大、王恭二人待人处世的不同个性。王大要竹席,张口带着命令式的语气,可见他以长辈自居,也显露了直率而又略带粗疏的性格。王恭本无余席,但他却不作解释,立即以坐下席相送,既不失晚辈人的礼节,又表现了他的温和恭谨。待王大得知真情,“甚惊”而后前去解释,更见王大率直中亦有坦诚。王恭直言答对,袒露自己的为人,对前辈人也不无微谏,可见他以清廉正直为本,在长辈人面前也并非一味无原则的恭顺。
小小的一领竹席,写活了两个人的品格性情。
-
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陆机是西晋著名文人和政治活动家。他出身于三国
-
该词先叙去“村居”的路上所见:“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这也是《秋暮村居》的第一个画面:它由“红叶”、“寒溪”、“空山”和“万木”构成。接下来是《秋暮村居》的第二个画面,第二个画面形成了三个小层次: 一、 “一片烟笼十里陂。
-
【名句】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注释与译文]项斯,唐代人,因杨敬之的推荐而中高科。杨在赠项的诗里说,我平生不会掩藏别人的优点,到处碰到人就夸奖项斯。诗句表现了诗人荐举人才的热情。今用“逢人说
-
名言: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注释: 至难: 极难。 句意: 教育人是很难的事, 一定要尽人之材而教, 才不致于误人。 出处: 宋·张载《语录抄》
-
盛氏的祖宗积德很厚,他们的子孙就举行了两次“收复失地”的盛典:一次还是在袁世凯的民国政府治下,一次就在当今国民政府治下了。 民元的时候,说盛宣怀是第一名的卖国贼,将他的家产没收了。不久,似乎是二次革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哪些描写夕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夕阳的古诗,描写夕阳的古诗,描写夕阳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夕阳山外山,春水渡
-
李世民《广胜寺赞》 李世民 鹤立蛇行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蟠梵质层峰峭,凤展翎仪已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友闭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这首诗录自《霍山志》,广胜寺内有清代
-
【5443】无限可能:快速唤醒你的学习脑(〔美〕吉姆·奎克著,王小皓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30万字,2020年11月第1版,78元)△4部分(
-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
杜甫《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 这首诗写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在浣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