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春游》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春天是一年中最丰富多彩、最难以捉摸的季节。它既有万紫千红的欢乐,又有落红成阵的凄切。而春天的消逝正如人生青春年华的消逝一样,最足以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震颤,其伤心程度决不低于凄风苦雨的暮秋。王令的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伤春的复杂感情。
诗首先从反面写起:春光明媚的繁华都市里,满城儿女纵情游春。“春城”二字用得很妙,诗人没有细细描摹那浩荡春色,但既用“春”字修饰整个城市,那么,风和日丽的天气、鸟语花香的景致、豆蔻年华的儿女等意思就尽在不言之中了。正因如此,诗人不惜在一句之中两出“春”字,使得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春意。第二句用小儿女游春的具体举动使画面转入动态,于是我们又听到了青春气息的笑语欢言。至此,气氛渲染已足,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倾吐了自己的心声:落花乱飞,春天将逝,为什么那么小儿女竟不知道个中的悲愁呢?我们知道,王令是个才高命蹇的诗人,由于穷愁潦倒,壮志难酬,他未老先衰,二十来岁头发就开始变白。青春的早逝,使他对春天的消逝特别敏感。所以,当那些红男绿女还在尽情游春时,诗人却已在悲叹满眼落花了。还有,诗人天性耿介绝俗,在那个人们对科举趋之若鹜的年代,他却坚决不应科举。他生当仁宗时代,当时许多士大夫认为正处升平盛世,从而征歌逐舞,纸醉金迷,诗人却认为盛世已逝,斥当世为“天下无道”。所以,除了对自己韶华已逝的感叹之外,此诗中可能也隐含着忧世之感。
王令还写过一首春晚:“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与此诗对照,可见诗人所以要伤春,正是希望春天能常驻人间。
-
间关千里 寄给你一双布鞋 一封 无字的信 积了四十多年的话 想说无从说 只好一句句 密密缝在鞋底 这些话我偷偷藏了很久 有几句藏在井边 有几句藏在厨房 有几句藏在枕头下 有几句藏在午夜明灭不定的灯火里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注释】 选自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 情中景:把客观之景化为主观之景。 景中情:把主观之情化为客观景物。 离:分离,离开。 神:高妙,神妙。 无垠:无边。垠,边际,界限。 【赏析】 关于诗歌创作
-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 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自然赋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
-
郑獬《春
-
(梅圣俞)寝食游观,未尝不吟咏,时于坐上忽引去,奋笔书一小纸,纳算袋,同人窃取视之,皆诗句也,或一联,或一句,他日作诗有可用者入之。 ○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下 [述要] 梅尧臣(字圣俞)整天为作诗苦
-
作者: 夏冠洲
-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议论深刻,却轻描淡写,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可谓是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
-
古文·李愬雪夜取蔡州 司马光李愬谋袭(1)蔡州
-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作品赏析【注释】:山图(一作仙图非)之白云兮。
-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便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都咬破矣。 【注释】 杜:杜绝,制止。幸: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