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虞美人》赏析解读
短亭过尽长亭到①,未忍过征棹②,天涯 自是别 离身。再折一枝杨柳,赠行人。 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
这首词写朋友离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全篇分为上下两阕。上阙开首写道: “短亭过尽长亭到,未忍过征棹。”古代驿路上设长亭、短亭。长亭十里,短亭五里。短亭过尽,长亭已到,可见作者送友人已经送了相当的路程,但却仍然不肯离去。“忍”字在这里用得相当好,不是好友、交情不深,是不会达到这种难以割舍的境界的。本来朋友之间都希望能够朝夕相处,但为了生计,却不得不有别离。友人此次远行,也许是为了谋生,也许是为了谋求进取,不管怎样,此后将是天各一方了。我国古代送别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柳”有“留”的意思,柳树的那种依依之态,也是人们惜别之情的最好写照。“再折”,表明已不止一次折柳了。作者送一程折一枝柳,仍然表达不尽对朋友的眷恋。
下阕开始是景物描写。作者送别友人时情绪低落,所以沿途的景色也着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暮草残阳,一派凄凉的景象。临别了,再和友人饮一樽离别的酒,时间匆匆逝去,到了分手的时候了,只有忍痛分手。此后似陇头流水,各奔东西,难以欢聚了。
这首词是送别的场面描写。人们的行为、动作,以及周围的景色,都紧紧围绕着与朋友 “不忍别离”这一主题。全词写得辗转缠绵,把朋友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诗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黄莺在绿柳中穿行不息,织就了锦绣山河,用语活泼,设喻新奇,意境优美,表达了对大自然造化的由衷赞叹和对春光的热爱。
-
大抵冬夜读书显深邃,秋天读书显清幽,春阳中读书有奋进。而夏日的悠悠长长、宽延绵远的特点,读书就显得随意与闲适。
-
名言: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句意: 圣人施行教育, 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 资质和才能小的, 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 资质和才能大的, 就培养成高
-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就
-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劚????剑?等鬈珊肜溲?邸I瘁≈缗??ù海?崤狡??慎贽埂8赡灞≈亓⒔旁龋??绻馇镂奕栈琛T埠链俚闵?残拢?籽饪硗绾巫阍疲
-
都督再临横海镇,集仙遥辍内朝班。清风又振东南美,好梦多亲咫尺颜。坐啸楼台凌皓月,行春鼓吹入青山。太平天子尊耆旧,八十五祥未赐闲。
-
松龄鹤寿图 现代·陈之佛作 纸本淡设色 纵一四八厘米 横二九六厘米 “为了表达对这个伟大节日的祝愿,我想尽一切可能,企图作成较为完美的作品,而当时正是炎夏天气,在四十一、二度的高温下挥汗作画,不但不觉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
-
《梅花·落梅》咏梅花诗鉴赏 潘牥一夜风吹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