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松龄鹤寿图》赏析
松龄鹤寿图
现代·陈之佛作
纸本淡设色
纵一四八厘米
横二九六厘米
“为了表达对这个伟大节日的祝愿,我想尽一切可能,企图作成较为完美的作品,而当时正是炎夏天气,在四十一、二度的高温下挥汗作画,不但不觉受暑热的威胁,心情始终十分兴奋、愉快的,而且画成结果,反而比以前一些作品似乎更精微些、清新些、雄健些。”这是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之际,画家怀着满腔喜悦的激情,画完此图之后的表白。
松龄鹤寿是用丈二匹熟宣绘制的巨作,画面描绘了十只丹顶素羽、长颈修足、姿态潇洒的丹顶鹤,背景配以郁郁葱葱的参天苍松,朝气蓬勃,一派兴旺景象。左上侧用篆书题写“松龄鹤寿”四字,并以清秀的小楷落款:“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国庆,陈之佛。”
我国人民把鹤视为一种仙禽,用以象征吉庆长寿,已成习尚,“鹤寿千岁,以极其乐”(淮南子·说林),“禀灵龟之修寿,资仪凤之纯精”(王粲白鹤赋),都是歌颂鹤的长寿遐龄。历代画家常以白鹤为题材,如“松鹤图”、“梅鹤图”、“云鹤图”、“海鹤图”、“鸣鹤图”、“翔鹤图”……不胜枚举。在这一常见的传统题材中,要想推陈出新,实非易事。而松龄鹤寿却有它独到之处。
首先在构图上,突破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常规,把十只丹顶鹤不分前后大小“一”字形排开,从左到右布满画面。这种富有强烈的装饰情趣的布局,显得精到别致。画家成功地把鹤分成一、三、四、二,四个组合,互相间有聚有散、有呼有应,形成了虚实相应的整体。鹤的形态各异,漫步、伫立、回盼、梳翎、搔腮、私语、唳鸣、刷羽,极为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家巧妙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画鹤颈宛转弯曲交错,统一在有节奏的递相渐变之中,无一雷同,乱中见整;画鹤足两对平行直立,八对相互穿插变化,有静有动,平稳而不板滞。
其次在色彩处理上,以丹顶鹤的白色为主调,使画面联成统一体,与鹤顶的丹红,苍松草地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白鹤的美丽形象,用大面积的灰黄作底色,又显得相当的和谐。运笔谨精工致,一丝不苟,虽斤斤于法度规矩,却画得神完气足,意趣盎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罕见的精品,也反映着陈之佛妍雅、明洁、秀润的画风。
松龄鹤寿图
-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 作品赏析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①,每蒙天一笑②,复似物皆春③。政比平如水④,皇明断若神⑤。时时用抵
-
作者偕其从兄查容客游楚地,遂有此作。本篇写词人在秋日的傍晚登上荆州城楼的所见所感。起句写景,也写出了自己登楼时的天气,秋雨刚过,江天净爽。
-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我忆君到
-
有朱桔之珍树,于 火之遐乡。禀太阳之烈气,嘉杲日之休光。体天然之素分,不迁徙于殊方。播万里而摇植,列铜爵之园庭。背山川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邦换壤别,爰用丧生。处彼不凋,在此先零。朱实不卸,焉得素荣!
-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荒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山头落日侧金盆,倒着接?搔白首。忽忆従军
-
作者: 〔台湾〕张秀亚 【原文】: 关上窗子,又打开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出处】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 【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中愁苦 才会有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从何处染 上了这一头白发?缘:因为。个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
-
【4355】海洋发展:现实与构想(贺鉴主编,于洋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6 2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45元)4章:[1]海洋治理经验;[2]海洋权益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义的哲理诗。 此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