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州桥》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写于作者出使金国的途中。
诗人在题下有注:“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绝句开首一句便是这样地介绍州桥的位置。宋时东京被称为“州”,州桥便是京城内天汉桥的俗称。州桥的南面和北面是御路。诗人在此首先讲明州桥架在御路上,是颇有深意的。御路是天子路,百姓只有在御路上才能见到天子或者天子使臣,并向他申诉自己的愿望,这就为下面的诗句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同时,百姓们涌向旧时御路也含蓄地写出了他们对故国的怀念与忠贞。
诗人是作为钦差使臣经过州桥的,因而亲见了守候在“天街”的汴京百姓们。“父老年年等驾回”中的“年年”把父老们那翘盼国土重合的焦急心情极为传神地写出。尤其是一个“等”字,用得更是精妙。清人高士奇说:“北人土语以候为等,诗人未有用者;范石湖州桥诗云……用‘等’字,亦新。”一个“等”字传递出汴梁父老们企盼朝廷举兵北上击金的执著、坚韧和信心。若此处换以“候”、“待”等字,则意味全异。
以上两句是总体面貌上的挥写,接下来,诗人抓住细节,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反映父老们的心情。父老们一忍再忍,终于止不住痛苦失声地问使者:“什么时候真的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军队来啊?”古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帝王有六军,这里的“六军”专指故国的官军。至此,诗人的沉重心情在全诗中鲜明地凸现出来。
这首绝句风格朴素、明朗,颇有杜诗写实风范。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当时一片妥协求和之声中卓尔不群,真正写出了沦陷地区人民的心声。
-
风情(其二)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四块玉,曲牌名,属北曲南吕宫。原题共四首,这里选如是第二首。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
-
外国童话《[保加利亚]埃林-彼林·比比扬奇遇记(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保加利亚]埃林-彼林·比比扬奇遇记(节选)》鉴赏
-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原文】去年元夜[1]时,花市[2]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3]袖
-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法:效法。效法上等的,实际只能达到中等;效法中等的,实际只能达到下等。指为人做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唐·李世民《帝苑·崇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端午节的长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一定要长,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 午 [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 午 [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夜莺之歌[意大利]邓南遮 著吕同六 译作者简介加百列·邓南遮(1863~1938),意大利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出名较早,16岁就发表了
-
【名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与译文]罹(lí),遭受。两句的意思是:松柏难道不曾遭受严寒的侵袭?它们能够在冰雪中傲然挺立,是因为有着耐寒的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象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
-
参横斗转欲三更②,苦雨终风也解晴③。云散月明谁点缀④,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⑤,粗识轩辕奏乐声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释】 ① 题一作“过海”。 ② 参(she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