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李密·陈情表》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李密·陈情表》鉴赏

古文观止·李密·陈情表①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1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1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1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14),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1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16),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7)。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①表:属古代奏议类应用文体,臣民对君王陈述请求时常用。②险衅(xin): 艰难与祸患。衅,罪、祸。闵 (min): 忧患。③见背: 和我离背,指父亲去世。④愍 (min):怜悯。⑤门衰: 门庭衰败。祚薄: 没有福分。祚,福。⑥朞 (ji)、功: 两者皆为丧服名。也指穿这种丧服服丧。朞,同 “期”,指服丧一年。功,有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强近: 勉强相接近。⑦茕茕 (qiong): 孤独的样儿。孑(jie)立: 孤立。⑧婴: 缠绕。⑨察: 考察、推荐。孝廉: 指孝顺父母、行为方正者。⑩除:拜官授职。洗马: 太子的侍从官,掌管图籍、祭典、讲经等事,太子出行时为先驱。(11)东宫: 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12)逋 (bu) 慢: 逃避、傲慢。(13)伪朝: 作者曾在蜀汉为官,故称。郎署: 尚书台官署。(14)优渥(wo): 恩宠优厚。(15)“乌鸟” 句: 相传乌鸦能反哺老鸟,以喻人子孝养长辈。(16)二州牧伯: 指梁州 (汉中一带)、益州 (今四川省) 州官。牧,东汉末,一州的军政长官称为牧,也称方伯。(17)结草: 据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其子魏颗杀宠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按父亲原来清醒时的吩咐将宠妾嫁出。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据说他看见一位老人把地上的草结扎起来,绊倒了秦国力士杜回。魏颗捉住杜回,获得胜利; 当晚梦见结草老人说: 我即妾之父,特来报君不杀女儿之恩。后来,“结草”便成为死后也要报恩的典故。

【译文】 为臣李密禀报陛下: 臣因命运险恶,很早便连遭不幸。生下刚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四岁那年,舅舅逼着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再嫁别人。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瘦弱,亲手把我抚养。我小时常常生病,九岁了还不大会走路; 孤苦零丁地直到长大成人。我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门户衰落,福分浅薄,自己也很晚才有了个儿子。外面缺少关系较为密切的亲属,家里连个照应看门的童仆都没有。我孤单一人,只有影子伴随着自己的身子。祖母刘氏又长年患病,卧床不起。我侍候她饮汤服药,从没间断和离开过。

直到尊奉圣朝,我才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中。先前有犍为郡太守名逵的,经过考察而推举我做孝廉; 尔后,益州刺史名荣的又选拔我为秀才。我因为祖母没人供养,就推辞而没有从命。朝廷特此发下诏书,授我郎中职务; 接着又蒙受国家的恩遇,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而得以担当东宫太子的侍从职务,这样的隆恩本是我杀身也难以报答的。我在表章中曾经奏明了具体情况,想辞谢任命,不去就职。可是诏书言词急切严峻,责备我有意逃避、怠慢朝命; 郡、县官吏一再逼迫,催我上路; 州官到我家中也一再敦促,紧急犹如星火。我本想接受诏命离家赴任,而刘氏祖母的病情又日益加重; 想要暂且依顺个人的私情,而朝廷官府对我的禀告恳求又不予允许。我实在是进退两难,处境难堪。

我低头深思,认为圣明的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有声望的旧臣,都受到朝廷的怜恤和顾养,何况我祖孙孤单困苦,窘况是特别的严重。况且我年轻时在蜀汉做官,一直供职于郎中官府,本来就希望仕途显达,并不矜持于名声节操。如今我是一个亡国的俘虏,身份卑贱鄙陋,却受到朝廷过分的提拔,承蒙陛下恩宠厚爱,我哪里还敢迟疑徘徊,另有什么更高的希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犹如日落西山,正处于气息微弱,生命危险,过了早晨却难保晚上了。我没有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 祖母没有我在身边,就无法度完她的余年。我们祖孙两个人是相互依靠,维持生命,就因为这点儿私情,我实在不敢抛弃祖母而离家远行。我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忠效力的时间还很长,而报答奉养祖母的日子却很短了! 我这一点儿孝心有如乌鸦反哺老鸦一样,恳请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我的辛酸困苦,不仅蜀中人士和梁、益二州的长官皆亲眼见过并十分了解,而且天地神明也看得很清楚。希望陛下怜惜我的一片愚诚,让我实现这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度完晚年。倘能如此,我活着应当不惜将生命奉献给陛下,就是死了也要用结草的方式感恩图报。我怀着犬马一样的惶恐心情,恭敬小心地写成表章,让陛下了解我的衷肠。

【鉴赏】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的文人虽然著作满身,死后不久即被世人遗忘; 有的只因一两篇佳作流传下来,却成为众口交赞的不朽作家。在仅以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而名世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之前的西晋,就有以散文陈情表而千古留芳的蜀人李密。

陈情表之所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主要是因为作者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全文感情浓郁深厚、凄恻婉转、真切自然,读后令人无比同情、无法反驳。诚如北宋学者李格非在冷斋夜话卷三中所说: 全篇 “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有的评论家还说: “读陈情表而不掉眼泪的,除非铁石心肠。”其次是作者做到了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无一字虚言。如文中用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自己孤苦无依,用 “星火” 比喻形势急迫,用 “奔驰” 比喻迫不及待,用 “狼狈”形容进退两艰,用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形容垂危之状……,这些不仅在原文中生动形象,恰切地表达了自己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还成为古今常引的成语典故,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此外,句法间用骈散,用词错落多变,也是其一大特色。因而,李密这篇既有感人的情义,又有充足的论辩的佳作,不仅在当时使晋武帝为之折服,而且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以来,被众口广为传扬,并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合称“两表”,被誉为我国古代以至诚感人的抒情散文的典范。

猜你喜欢
  • 《游珍珠泉记》原文|翻译|赏析

    清·王昶2济南府治3,为济水所经4。济性洑而流5,抵巇6,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其首7,杙

  • 描写古代美景的古诗词(描写风景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古代美景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风景的古诗,描写美景的诗句古诗,描写美丽景色的古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 李白《前有一尊酒行二首》全诗赏析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

  • 《老僧赠句 宋之问 骆宾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邪?”之问

  • 《歌风台·[唐]林宽》原文与赏析

    [唐]林宽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林宽,唐代

  • 《有所思赏析》

    诗语言精美,婉转清丽;兴味隽永,富于情思。表面上写的是深沉的爱情,实际上却是借以寓托诗人的理想,抒写自己的胸臆。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李孝光文《观石梁记》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李孝光文《观石梁记》 予家距雁山五里,岁率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 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两家僮,持衾裯杖屦。冬日妍燠,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 李白《感兴其五》全诗赏析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 胡海洋《丑宝》

    我在原始丛林里造土纸。一头名叫小丑的黄牛婆在帮我造土纸。小丑之所以叫小丑,是因为贪吃一个隐蔽洞口旁边一大窝茅草被老虎咬断了尾巴,从

  • 寻根的散文

    二零零三年的金秋十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地处东北的辽宁省义县留龙沟乡下高家沟村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此人四十开外,身高超过一米八,体态丰满。他身背着简单的行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走在山路上,两只眼睛不住的欣赏着田野上的丰收景象。 当他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