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中鱼·[唐]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唐]白居易
海水桑田欲度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白居易自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后,逐步减退了早年写新乐府、秦中吟时期的锐气,他那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渐渐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生活状态中,由元和谏官一变而为“香山居士”和“醉吟先生”。也只有历经了世途蹭蹬、饱尝了人生忧患的人,才写得出涧中鱼这种富含哲理之作。
诗的前三句写你争我斗的状态。“海水桑田欲度时”,由沧海变桑田这正要变化的时候,也是矛盾最尖锐的时刻。“鲸吞蛟斗”,使得波涛翻滚,天池的水如同沸腾一般。一个“沸”字,把鲸和蛟的性残力猛的恶斗写得形象逼真,惊心动魄。斗的结果,互有伤残,竟至“波成血”。最后一句写“深涧游鱼乐不知”,才是诗人的意旨所在。深涧,系远离“天池”之处,游鱼无鲸吞之虞,不受蛟斗之祸,自得其乐。全诗用比,以“天池”比官场,“深涧”比山林,鲸、蛟比争权夺利的官宦,寓意显豁。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往往儒道思想兼具,采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人生哲学。白居易一生行事完全实践这一信条,晚年参透此理,觉得就是池中的鱼也是危机四伏,水下有獭,水上有鹭,都在伺机捕食鱼,因而他说:“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不去争取那麒麟的干肉片、龙肉酱的美食,即不谋高官厚禄,而去作鲸吞蛟斗,宁可作泥中曳尾的龟和深涧的鱼。白居易这种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思想固然有其消极作用,但也未尝不启发人洁身自好,不涉足那些争权夺利的角力场。
-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逐尔群鸥
-
《 遣悲怀三首其一 》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题解】 太子少保韦夏
-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之一,其中包含了一些考题及阅读答案。这些题目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旨在考察读者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能力。阅读这些题目,能够加深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的认识,并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我们不仅可以揭示范仲淹的才华和睿智,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考题集锦及阅读答案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
-
宋·沈括 钱氏 ② 据 ③ 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 ④ 两三级 ⑤ ,钱帅 ⑥ 登之,患 ⑦ 其塔动。匠师云:“未布 ⑧ 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 ⑨ 使其妻
-
江上愁心千叠山②,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③, 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④,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⑤,渔舟一叶江
-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首五律写于开元二十八、九年间(740、741),正是杜甫“裘马轻狂”,漫游齐赵的青年时期
-
夜半乐 【宋】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益鸟(音yigrave;)、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
-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昔为儿童在阴戏,当时意小觉日长。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象床。西邻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黄粱。因思九州四海外,家家只占墙阴内。莫言墙阴数尺间,老却主人如等闲。君看眼前
-
国学名句“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出处和解释
【名句】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看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听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说明要善于反躬自省,从别人的过失中总结经验教训。
-
释盗遗布【原典】陈寔(shí)①,字仲弓,为太丘②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③,梁上君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