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引谚·[汉]司马迁》原文与赏析
[汉]司马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引用的这两句谚语,荀子在劝学中也曾引述,文字略有出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谚语往往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上面这两句谚语,便深刻地道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
环境对人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这则谚语,也正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正面喻理。蓬(即蓬蒿)本来是一种枝蔓丛生的草本植物,可是,当它生长在大麻之中时,它的枝茎便笔直地向上伸展,而无需人去扶持。这就是大麻作为蓬蒿的生活环境,发挥了促使蓬蒿正直向上的积极作用。“白沙在泥,与之皆黑”,这是反面喻理。白沙本身是洁白的,但一旦陷入黑泥之中,就会在黑泥的污染之下跟着变黑。这就是黑泥作为白沙的存在环境,起了不良的消极作用。正反对举,旨归则一:环境的作用非常重大,不容忽视。这就是这则谚语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喻理的立意所在。
事物的存在和生长是如此,人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除了主观努力之外,环境往往对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这种作用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就人的成长而言,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巨大,“朋友圈子”则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社会环境的其他方面大致相当的时候,在什么样的朋友圈子里活动,它就成为环境诸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正因为如此,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强调“君子居必择兮,游必就士”(荀子劝学),也就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孔子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所谓“益者三友”,是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所谓“损者三友”,是指“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就是说,交上了好朋友就会获益无穷,就像“蓬生麻中”一样受到正面的积极影响;交上了坏朋友就会深受其害,就象“白沙在泥”一样受到污染而变色。所以交友不可不慎。
当然,谚语一般只能以一个侧面揭示生活的真理。就这则谚语而言,它就是从环境的重要性这个侧面对生活现象加以概括的。实际上,人既不同于蓬蒿,也不同于白沙,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还可以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但这需要人的自觉。如果失去这种自觉,也就失去了主观能动性,那就无异于蓬蒿和白沙,只能听任环境的影响和摆布了。此外,还必须指出:环境对人或事物发挥影响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其中包括环境本身必须具有可以产生影响的因素。麻之所以能令蓬直,是因为它自身直;泥之所以能令沙黑,也是因为它自身黑。无这类基因,就不可能对他物发挥或正或负的影响。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正确分析环境,趋利避害;正确择友和交友,避其短而取其长。
这则谚语同其他谚语一样,取喻于众所皆知的常见事物,表述众所皆服的普遍真理,具有在通俗的比喻之中寓寄深刻的哲理这一基本特点。这则谚语又有自身的特点:它紧紧围绕“环境重要”这一中心,先正后反,正反对举,正面取喻可晓之以利,给人以劝导;反面取喻可晓之以害,给人以戒惧,从而更增强了它的说服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涉及的常识题,内容包括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有关诗的知识题最好有答案,古诗知识问答题竞赛题目。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
-
殷其雷 作者: 刘晓亮 【本书体例】
-
【名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语出《礼记·曲礼上》。礼仪不能用于平民百姓,刑罚不能上加于官僚贵族。此句反映封建社会的“礼”、“刑”等上层建筑的阶级性,它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镇压人民群众的工具。
-
《旧约·撒母耳记上》第17章 非利士人召集他们的军旅要来争战。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弗大悯。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这边山上,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慈母手中线,游
-
兔爰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
乳毕坚金著。乳毕坚金(1452——1507) 生于后藏娘堆地方的扎西喀呷。曾撰写了噶举派创始人马尔巴、米拉日巴及其弟子日琼巴等人的传记。全书分为两大部: 一、轮回世间大行之部,三章; 二、寂静湼槃大行
-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
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杨万里于1154(绍兴二十年)中进士,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全部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全部古诗,二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小学二年级古诗,要15首啊。《鹿柴》 唐 王维: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