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待无时思有时·[明]佚名》原文与赏析
[明]佚名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这两句哲理诗原用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一文中。文章开头写施济在科场落第后,“散财结客,赒贫恤寡,欲以豪侠成名于世”,而其父施鉴是个惜财如命的本分财主,见儿子挥金如土不免心疼,于是将金银分埋数处,以备不时之需。作者对此评论道:“从来财主家往往如此。正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显然,这里的“有”和“无”,指的是有无钱财,两句的意思即:家业兴旺的时候要经常想到家业衰落时的窘迫境况,不要等到衰落了再去回想兴旺时的红火情景。也就是说,操持家业要有长远观点,有钱时不要只顾眼前挥霍,还要想到将来困难时。在小说中,这两句话是专就钱财而言,其含义是特定的。而当它脱离原作,独立于世,成为包含哲理的警句时,其蕴含则丰富深广多了。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对待钱财固应如此,对待粮食也宜这样,而不要像四川俗话说的那样:“有了一顿充,没有了敲米桶。”但这些都只是就珍惜物质财富来说,其实这里还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人生匆匆数十年,本很短暂,但是相对而言,年轻力壮时时间较充裕,年老体迈后时间较紧迫。如果年轻时能想到年老后,就要惜时如金,勤勉工作,早有作为。那样就不会在垂暮之年,为自己曾经虚掷了许多大好时光而后悔,也不会为自己碌碌一生而抱恨。反之,假如少壮时不思进取,虚度年华,等到老病时回首往事,便会产生“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的悲叹,留下无穷无尽的遗恨。因此,时间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我们每个拥有它的人,尤其是青年人,都应十分珍视,倍加爱惜,“莫让年华付水流”!这就是这联诗句给我们的启示。
这联诗句扣紧“有”、“无”二字来命意,从这两个对立的范畴中发掘出深刻的哲理。对仗工整,用字精当。尤其是两句句首的虚字运用更为全联增色生辉。出句以一“常”字领起,表明“有日思无日”非一时半刻之事,要常常思量,永世不忘,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眼前的有利条件。对句以“莫”字相对,态度旗帜鲜明,显示了“无时思有时”是绝不可取的错误做法。两个副词,一表频率,一表否定,前后相对,为揭示哲理起了“定音鼓”的作用,看似随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喻体小诗,有的版本全诗作: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相传为于谦十多岁
-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原诗今译】 寻找世外桃源好躲避强秦的暴政, 桃花开放是一年春回大地的象征。 片片飞舞的桃花,莫要随波逐流, 怕武陵渔人来询
-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
【生卒】:1934—【介绍】: 日本当代著名版画家、美术家、作家。生于旧满奉天市(今我国沈阳)。1949年入长野县立高中后开始热衷于油画。高
-
退也天之道,东南事了人。风波抛旧路,花月伴闲身。湖外扁舟远,门中驷马新。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时贫。见子登西掖,携孙过北邻。白云高阁曙,渌水后池春。樽酒呼前辈,鑪香叩上真。祇应阴德在,八十富精神。
-
《株林野史》是一部通俗小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了株林城内外的故事。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故事生动有趣。读这本书,可以带我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欢笑和感动。
-
月夜孤舟 发发弗弗的飘风,午后吹得更起劲,游人都带着倦意,寻觅归程。马路上人迹寥落,但黄昏时风已渐息,柳枝轻轻款摆,翠碧的景山巅
-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
【4159】古典功利主义:从休谟到密尔(〔英〕弗雷德里克·罗森著,曹海军译,译林出版社,22 75印张,2018年3月第1版,58元)△分上下篇共1
-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绳。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作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