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之·[先秦]《诗经·周颂》》原文与赏析
[先秦]诗经·周颂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此诗头两句是说:警惕着,警惕着!天道是明察一切的。敬,通儆。维,是也。思,语气词。后四句是说,天命可不容易顺从呵!不要说,天是高高在上,只派他的使者升降于天地之间,其实他就天天监视在这里。陟,升也。厥,其也,指天。士,指天的使者。
第二段前四句大意是:呵,我小子,可不听从而警惕着?日日有所成就,月月有所奉行。我将奋发学习,坚持不懈,以期至于心明眼亮。小子,周成王年幼,自称。就,前往。将,行也。缉熙,奋发前进。后两句是说,大力辅佐我担当这个责任,指示给我以显然的德行!佛,通“弼”,辅佐之意。仔肩,担任。
此诗第一段是群臣进戒之词。告诫成王要安于天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上天的使者天天在这里监察着,要警惕呵!切莫做伤天害理之事。第二段是成王受戒之答词。成王虚心地表示接受上天的考验,决心奋发学习,努力进取,使自己不断臻于完美境界,并且希望群臣尽力辅佐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
此诗反映了周朝君臣之间的鱼水关系。群臣可以坦诚地向君主进忠告,君主则虚怀若谷,恳切地接受考验。此诗还表现了是非观念无处不在的哲理意义,只是把上天奉为至高无上的是非评判者,显然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姚际恒云:“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此三百篇言学之始。”这两句,确系诗经中关于学习的最早论述。在封建社会,有效地鼓舞过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就在今天,也不失为人们勤奋学习的至理名言。
-
何其芳《雨前》原文 1937年,一本薄薄的散文集《画梦录》被授予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获奖的理由是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1],来从楚国游[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 月下飞天镜[4],云生结海楼[5]。 仍怜故乡
-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谦让他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谦让的诗句,关于谦让的古诗,关于谦让的古诗词。满招损,谦受益。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郑思肖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
-
陈德武《望海潮·二调寄别浔郡曾教论子振,李训导宗深》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望海潮·二调寄别浔郡曾教论子振,李训导宗深其一南官一载(2),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富贵邯郸(3),雨云巫峡(4),回头一
-
宋琬疏星耿耿逼人寒, 清漏丁丁画角残。客泪久从愁外尽, 月明犹许醉中看。栖乌绕树冰
-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作品赏析原题: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惠州追录
-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
苏洵《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②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③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余情。 ④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注释】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