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景。东塘杨柳,春波细流,红窗睡起,枝上鸣鸠,山压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时临玉管,或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便休。“明朝落花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既为全词添姿生色,又在有意无意之间微露惜春之意。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作者写了陈后主、南齐东昏侯的荒淫无耻,强调尽管金陵是“钟皇龙蟠,石城虎踞”险要之地,也保不住统治者的衰亡。皇帝的宫阙和贵族的府第,如今都是寻常百姓的茅舍。这就是历史提供的借鉴。...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借咏潇湘抒发感怀。当是有所寄托。零陵为潇湘会流之地,两水乍合,颜色分明。词中以鸳鸯不辨水色,自亦不能发思古之幽情,烘出三闾、二妃史事,以抒感慨。...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秋之为气悲,但亦不知悲从何来。于是怨西风,惧角鸣,恨浮云遮月,总之均是莫可名状的惆怅。此词即表达此种悲秋的困惑之情。虽是文人感时兴悲的积习所致,但也确是人生中常见的普遍情绪,为抒情文学所不废。...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范梈寓居卢师山(今北京市卢沟桥西北)东谷怀念大都友人之作。诗中表现了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情,即诗人一方面不合流俗,避世隐居;一方面又眷念亲故,未能忘情。这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通过诗人灵活的诗笔,在四十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契阔”这个词指人间离合,而偏义于离别。诗一开始就以抱怨的口气道:“契...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着意刻画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寒夜里的感情活动。这首诗的题目为《雨夜雪意》,“雨夜”是实写。“雪意”是虚写,写“雨夜”的目的,还是为了写“雪意”。一、二句“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描写雨歇风啸的夜景。“雨欲残”而“风如战”,说明即是雨马上停了而猛烈的寒潮也不会消减,预示着将有一场大雪来临。“遥峰应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全诗十二句,前六句写景状物,后六句议理抒情。前六句,勾勒出一个生动感人的偿冤报仇的小鸟形象。前四句,从正面破题。虽未直接点破“精卫”二字,但“偿冤”一词已暗示之。“山石细”、“海波平”二词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了“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五六两句描写了精卫填海的失败。特别是用“抱寸诚”、“衔细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陈胜只是一个出身贫苦的普通百姓,贾谊说他是“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过秦论》),但他胸怀奇志,年轻时曾同一起耕地的雇工们说:“如果富贵了,互相不要忘记。”人们嗤笑他,他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他后来敢于对抗强秦...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咏山岚云雾变幻奇观。上片以云为主,下片以山为主。各以“有时”两字作领,叙次井然,奕奕有神。全词以拟人手法,写得清新别致,和婉多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词是开禧二年,宋王朝又任命辛弃疾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但是辛弃疾在镇江任上遭受的打击,伤痕犹在,无意出山,便上疏辞掉了。十二月又任命为陵兴知府,并诏命于上任前先赴阙奏事。奏事后,又升任为兵部侍郎。侍郎仅次于尚书的职务,有一定...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丰子恺先生在谈中国画的构图问题时,曾经提到“绘图中物体的重量”。他说在一切物体之中,动物最重,动物中又以人为最重;次重的是人造物,如车船、房屋、桥梁等等;最轻的是云烟、山水一类的自然物。所以一幅画中,青山绿水尽可以作为主体,家屋舟车就不...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并未见诸行动,而予孙又不能继承伐燕的遗志,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颔联沉痛指出严重后果,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空有统一之名,而无统一之实。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具体的地点已不可详,总之是太行、黄河地区的一所古台,附近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气象十分荒凉。
上片以“茫茫大块洪炉里”开头,作者并不直接从具体的景观着手,而是扩大到无垠的空间,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样,在点出...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首联写诗人黄昏寂寞无所消遣。“日长”二字点题,笼罩全篇,说明写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诗之旨。此句也是情语,刻画了诗人“寂寞恨更长”的苦闷之情。“闲”字,聚全诗精神,为一篇眼目。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诗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词作于戊午(1858年)至葵亥(1863年)之间。
瑞香属木木花种,香气馥郁是最重要的特点。这首咏花词,上片集中赞叹它的芳香。说它“花气霭芬芳”,如团团云雾久久不散,以致令“翠幕重帘不染尘”,灰尘也被香雾驱走了。又说它“梦里真香通...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送别是历代文人经常歌咏的主题,作品汗牛充栋。而这首诗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显出诗人的创造才华。诗总共十句,分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在洞庭湖西岸送客。从描写的城市看,当即元代岳州府首府,今湖南省岳阳市。第一句总括全诗,点明诗的内容、送客的地点,所以诗就以此句为题。二至八句对送客地点的风光进行详细描...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庭院日斜,绿阴花飞,帘低乳燕,池塘鸣蛙。正是春深夏浅,宜人天气。作者扶醉一梦,梦觉已月上纱窗。其中“瞢腾春梦绕天涯”一语,透露出渴望摆脱世务羁绊的心情,但写来曲折委婉,余韵不尽。...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元好问,金代词人。金元光时曾中进士及第。少时有志于世,雅以气节自许,然当国事者无能,只能苟且余生,游览山湖,抒发自己志气。这首水调歌头写其游伊河龙门段的所见所感。景是美景,情是豪情,情景相融又增词的风彩。词人笔锋是雄伟壮大见称。上片起首...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上片专从听觉感受方面写乘船夜过七里滩时的景色。词人重点写刚出发时的思绪、行动和见闻。“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这三句交代了夜渡的原因:为了追寻古代高尚隐士足迹。但是,往事千年,夜静天黑,时间、环境变化,古迹看不见了。“风露...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