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唐宋词之《刘克庄《满江红》》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刘克庄《满江红》》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克庄满江红刘克庄

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①,龙蛇犹湿②。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③。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④,无功级⑤。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⑥,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⑦,且教儿诵花间集⑧。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⑨。

注释 ①磨盾鼻:盾鼻指盾牌的把手,在盾鼻上磨墨,喻在军中作檄文。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载,荀济知梁武帝萧衍有远大的志向,然而负气不服,曾对人说:“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②龙蛇:形容草书笔势凤舞。③“铁马”二句: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有叠层的大船,多作为战船。④猿臂故将军:指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个子很高,猿臂,善长射箭。落职在家时,到山里打猎,回来经过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酒,拦下了李广。李广的随从曰:“故李将军。”尉仍不准其夜行。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匈奴惧怕他,称其为“飞将军”,避之数年。然而各位将领及李广手下的军吏士卒很多人都因功封侯,李广却终身未封。⑤功级:古时以斩敌首级计功,故称功级。⑥茶经:唐陆羽酷爱茶,著有茶经。香传:宋史艺文志载,天香传一卷,丁谓撰。⑦榆塞:北方关塞。汉书韩安国传:“累石为城,树榆为塞。”⑧花间集:唐五代词集,赵崇祚编,收录温庭筠以下十八人五百余首词,多情爱相思、离愁别绪之作。⑨“臣之”二句:左传僖公三十年载,烛之武对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雪霁江行图 【宋】 郭忠恕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刘克庄年轻的时候,曾一度参加过防御金兵入侵的战争,然而金兵退去之后却遭到忌害,被迫调离。那段充满激情的生活,令他回忆无穷。在这首满江红的上片,他描绘了自己早年参军时的壮怀激烈的表现,与下片梦想失落后闲居无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开篇两句即用倒装,描写自己刚参加军队时雄姿英发的形象。那时候,词人身披“金甲”,手执武器,在辕门口站立,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从内到外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为自己可以杀敌报国而觉得无限光荣的心情。在军中,也曾草檄过讨伐敌人的军书,这里他用荀济欲于“盾鼻上磨墨”檄梁武帝的典故,表现书生从戎的豪情。“龙蛇犹湿”将词人的才气纵横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铁马”两句化用陆游的诗句,然而内容却是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拂晓突袭,还是夜里抢渡,在词人的笔下写来,显得声势浩大、气魄非凡,充满了高昂的抗金激情。这两句对仗工整,读来铿锵激越、掷地有声。然而结片词气却陡转急下,将所有的豪迈收起,化做满纸苍凉。他以李广讨伐匈奴有功,却至死未能封侯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徒有抗金志向,却最终无法实现理想、未能建功立业的心境。“谁怜”二字,语含悲愤,感慨万千。

下片抒归隐情怀。在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隐逸只是入世的一个补充,往往仕途不畅,才要隐居显志。归隐亦是报国理想失落后不得已的选择。虽然表面上很豁达从容,然而骨子里却透露出愤懑之情与不平之气。平生写就的平戎对策、从军诗篇,如今都零落散尽;时常把玩的书籍都是茶经香传之类的闲逸之书;而自己教导子孙,不是仕途经济,而是吟咏花间集。一系列行为把被罢官废退后万念俱灰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这些都只不过是反语而已。我们从题序的“忽动从戎之兴”中,从“今何及”的悲叹之中便可以知道,“慵收拾”的正是自己最珍爱的,他怕人谈及的“榆塞事”,也恰恰是自己最关切的。只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些才被无奈地搁置到了一边。在结尾借烛之武怨郑文公未能及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郁,这也与题序相切合。

刘克庄的词继承了辛派词的风格特征,喜用典,而善发议论。这首词将爱国之情与豪放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苍凉大气,意韵沉雄。清李调元以为“有敲碎唾壶,旁若无人之意”(雨村词话卷三),评点极为到位。(常迎春)

链接 宋代的香料专著——香谱。此书四卷,南宋陈敬撰,敬字浩卿,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是书汇集宋人沈立、洪刍、叶廷珪等11家著作及前代有关香的诗文及辞语。卷首小序,仿齐民要术例,引儒家经典数则,又收集香旁诸字,历述秦汉以来重要的香料故实。卷一先记香品,陈述龙脑诸香,后附南方花、花薰香诀、香草名释,认为“南方花皆可合香”;次记香异,述香的奇异功能与故实。卷二记历代诸香凝和制造之法。卷三记香、香饼、香煤、香灰制法,及炉、盛、盘、匙、筋、壶、罂等香品器具。卷四记香珠、香药、香茶,及香户、香市、香洲、香溪等事类,后附描述香料的传、序、说、铭、颂、赋、诗等文学作品。所记各项,先列前人论说,后加案语。有适园丛书四库全书本。

满江红



刘克庄



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①。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奈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张画烛,频频惜②。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③,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④,添愁寂。

注释 ①“老子”二句:唐皮日休梅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②“画烛”二句:化用李商隐苏轼的诗句。③“更几番”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④“对残红”句:事物异名录花卉牡丹:“亳州牡丹史,牡丹名杜鹃红。”



花鸟图【清】 张杰

南京博物院藏



鉴赏 这首词写英雄柔情,表达一番惜花之意。

开篇未直接写自己爱花,却先迂回地写自己这些年来被世事风雨消磨掉了许多柔情,已炼就铁石心肠。这就突出了下文自己“爱花成癖”是性情中尚未被消磨掉的部分,可见这点癖好的宝贵。接着词人就写了自己“爱花成癖”的具体表现:冷天的时候,“懊恼”它会被冻坏;晴天的时候,又“丁宁”它,再三嘱咐莫被太阳晒伤。一“懊恼”,一“丁宁”,将心系花事,情随花迁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哪怕是这样关心,词人仍嫌不够,他依然悲叹“暄风烈日太无情”,会将花朵摧残,极尽关切之意。

下片写夜里赏花的情景。李商隐曾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的雅致,苏轼亦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的闲情。这里词人欲效古人秉烛赏花,词句中流露出一片对花的深情。“频频惜”,“轻轻摘”,极尽温柔之能事。惜花,唯恐其被风雨吹落,像彩云一样飘零无迹。于是便要趁花开得正好的时候,抓紧时间饮酒赏玩。“今夕”与“明朝”对举,以见“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无名氏金缕衣)之意。结尾以对满院落花“添愁寂”收束,语中饱含伤感。

刘克庄的词不仅有“金甲雕戈”“辕门初立”的豪迈,亦有如此词般的温婉隽秀。一片爱花惜花之情,随风雨激荡而不断变幻。爱花,即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而美好事物不易长久,又令人感慨万千。正可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唐白居易简简吟)。(常迎春)

集评 俞陛云:“起四句便表出惜花本意,下阕有莫折空枝之感。以抗爽之笔,写芳悱之怀,若剑器舞公孙,刚健与婀娜相杂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梅花诗意图(局部)【宋】岩叟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满江红



刘克庄



题范尉梅谷①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②。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宁委涧,嫌金屋③。宁映水,羞银烛④。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⑤,谁怜空谷人如玉⑥? 笑林逋、何逊漫为诗⑦,无人读。

注释 ①梅谷:建安士人范君的别墅的名字,范以此为自己的号。②“天寒”句: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为太子时尚幼,时长公主欲把女儿嫁给他,问:“得阿娇好不?”帝曰:“若得阿娇,以金屋贮之。”④银烛:拾遗记卷五载,浮忻国进贡兰金之泥,金的形状混混若泥,如紫磨之色,经过铸冶之后其色变白,发出银色的光芒,即银烛。⑤“竞爱”句: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⑥“谁怜”句: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⑦林逋:北宋诗人。何逊:南朝梁诗人。二人都有咏梅的诗歌。

鉴赏 这是一首咏梅词,作于刘克庄任建阳令期间。“范尉”是建安当地姓范的一位士人,酷爱梅花。别墅周围遍植梅树而称为“梅谷”,本人也以“梅谷”为号。

上片开头即以烈日炎炎,黄尘漫天的景象反衬范君梅谷的清幽环境。“梦不到”暗示了对于梅谷心向往之,连做梦都念念不忘。令词人牵挂不已的不只是梅谷的“清溪翠麓”,而且还有这里的梅花。“几株幽独”化用姜夔疏影中“想佳人,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的诗意,疏朗的几笔,将梅的清香幽雅点染出来。接着写了月下之梅的风神,“骨冷肌清”赞其冷傲峭拔,“偏要月”写其在月光映衬下的美好情态。“天寒日暮”句化用杜甫佳人中的诗句,有以佳人喻梅花之意,以突出其清空高洁的品格。由梅的种种美好形象,联想到了梅谷主人对梅的喜爱。“杖履绕千回”即这种喜爱之情的真诚流露,读之真切感人。

如果说上片重在描绘梅的外在风神之美的话,下片则重在写梅的内在品质的超群。梅在士大夫的心目中,常常被当做高洁品格的化身。这里咏梅,亦不例外,突出了梅自甘贫寒,独立傲世的精神。它宁可委身山涧旁边,也不肯住进金屋,过奢侈豪华的生活;它宁可临水自照,顾影自怜,也不肯让银烛为自己增添光彩。这里写梅,实是在赞人。传统士大夫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精神便借此表现出来。接着变赞为叹,叹梅虽然风韵出群,然而装束背时,不肯从俗,不合时宜,因此世人也就无法理解它。人们只知道竞相爱慕那东邻傅粉施朱的美人,却没人怜爱这空谷中默默倾吐芬芳的梅花。这里既表现梅的超凡脱俗,又暗含了对世人的微微讥讽。于是结片,笑无人读林逋、何逊的咏梅诗,包含了几分苦涩的意味。

这首词就像一幅梅花的写意画,全篇没有对其枝叶作过多刻画,然而梅之意态精神却跃然纸上。清新的语言、淡雅的笔触使这首词成为咏梅的佳作,后村词风格的多样也可窥一斑。(常迎春)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