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念奴娇·天南地北原文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念奴娇·天南地北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天南地北原文及赏析

  原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译文

  普天之下,请问这个世界,什么地方可以使我容身?暂栖身在水泊梁山,今日来观赏京城之春。翠绿的衣袖散发着香气,红色的绡绢笼罩着洁白的肌肤,真是一笑值千全,美如仙女的体态,与薄情人没有缘份。

  想那芦叶萧萧的滩头,开满蓼花的岸边,纵然有月色如水如银。鱼在水中雁飞天上,只盼金鸡报晓的佳音。虽有包天的义胆,盖地的忠肝,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满怀的离愁千万种,醉乡里一夜霜染双鬓。

  注释

  ①天南地北:指代普天之下。

  ②狂客:狂放不羁之人。此处为宋江自谦之词。

  ③山东烟水寨:指梁山泊。

  ④凤城:旧时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

  ⑤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人的装束。

  ⑥绛绡:红色绡绢。雪:比喻李师师洁白的肌肤。

  ⑦一笑千金值:值得千金买一笑。

  ⑧神仙体态:意谓美如仙女。

  ⑨薄幸如何消得:薄幸,薄情;负心。消得:消受得了。

  ⑩芦页滩头,蓼花汀畔:指梁山水泊。

  六六:鲤鱼的别称。

  金鸡消息:黄鸡报晓的声音。指朝廷招安。

  四海:泛指大下。

  醉乡:喝醉酒时神志迷离的状态。

  赏析: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浪子燕青引宋江再次见到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以酒食款待他们。席间,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宋江乘着酒兴,填写了这首词,呈给李师师。

  该词上片前面四句描述了宋江自己曾为世道所不容纳,竟然到了无处安身的地步,后来投奔了梁山,做了梁山泊的寨主,现在来到东京,观赏灯景。接着后面的五句,笔锋转向李师师,表述了宋江对这位名妓的倾慕之情。先是描述了李师师的衣着服饰,“翠袖围香,绛绡笼雪”,衣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绢纱里笼罩着的是如雪的洁白肌肤。面对这样一位佳丽,是值得掷干金来买她的一笑的。像这样美如仙女的人,是薄幸的男人无缘消受的。

  这首词下片前面的五句,回述了宋江身在粱山水泊的寂寞情怀,色沉雁杳,日夜盼望朝廷降旨招安的消息。结尾五句描述了他满怀忠义之心,却不能够被理解,为此常只能是借酒浇愁,把头发都愁白了。宋江这一次冒险来到东京观赏花灯的真实目的便是设法打通关系,想要通过名妓李师师能让宋徽宗体察到他宋江的”忠肝义胆”,殷切希望朝廷能够对梁山水泊的起义军进行招安。这首词集中披露了宋江投奔梁山只是暂时栖身,最终将投降朝廷的用心。

猜你喜欢
  • 张少恩《金色颂歌》

    初秋。田野静悄悄。庄稼不再需要施肥、灭虫、薅草,引水灌溉……田野上看不到扎头巾和戴草帽的劳动者。虫儿吟唱——寂静中悠悠地弄弦;鸟儿

  • 千家诗《李绅·悯农其一》题解与鉴赏

    悯农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1]。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2]!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

  • 宋徵舆《小重山·春流半绕凤凰台》南明倾覆怀古词作

    通观全词,上片的欢乐,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弊病,下片的悲慨则影射南明小朝廷的倾覆之悲,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前后相依而相对,正是作为怀古词所应有的意蕴。

  • 《铜官山醉后绝句赏析》

    这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但其间诗人思想情感高强度的抒发和艺术夸张手法的大胆使用让人们拍案叫“绝”。   “我爱铜官乐”,诗中首句就开门见山点出全诗主旨。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荡,用侠人直语引出诗人对铜陵深沉爱的情感,夸张之源正在于

  • 白敏中《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白敏中千朵秾芳倚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乐府民歌《白头吟》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乐府民歌《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男儿重

  • 《和子由踏青赏析》

    前半篇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倾城出郊踏青、歌舞宴游欢乐、热闹的情景,犹如一幅赏春风俗画,充满了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开端两句,先点出新春,为“踏青”烘托了气氛,因为踏青是在人日(即正月初七),正是新年初过的时节。“城中”四句,形象地

  • 《城西纪事‌赏析》

    清和景明,诗人杖策出户,偶遇老农,言之欷歔,慨叹而返。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按所见所闻所感顺序,分三大段。前四联写所见,以景物变迁初步凸现“感时”主题。史载文宗朝灾荒连年,仅至顺元年放赈,饥民达百万户以上。水旱、战乱,到处一片残破凋敝的景象。诗人以行路所见,选用四个形象来说明“风物异郊原”的惨景。第三

  • 曹松《南海旅次》阅读答案附赏析

    《南海旅次》是中国作家曹松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以南海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在南海旅行的经历。通过描写南海的美景和民俗,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独特的南海。 阅读《南海旅次》之后,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景色所吸引。曹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海的壮丽山水、广袤海域和充满文化底蕴的乡土风情。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海风的轻抚和波浪的涌动,仿佛呼吸着南海的气息。 此外,小说还以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南海居民的生活和习俗。曹松描写了南海人民的淳朴和勤劳,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南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与南海人民的互动,主人公也得到了

  • 《昔昔盐》情诗三百首赏析

    昔昔盐 作者: 薛道衡 【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