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修身用典名句
吾日三省吾身。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相互批评要在一定场合内进行,但是反躬自省的自我批评则与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制度约束再紧、外在监督再严,如果内心自律失守,同样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也好,组织纪律的新要求也好,只有最终在每个党员干部心理认同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行之久远,否则反腐败与改作风的风暴之后,一切陈规陋习、不良作风都会卷土重来。因此,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上更应有“响鼓不用重槌敲”的自觉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筑牢思想篱笆、加强党性修养、练就百毒不侵。
■原典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释义
“吾日三省吾身”是论语中曾子所说的话。曾子,春秋末期鲁国人,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其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多次自觉地省察自己。省(xǐng):检查,察看。“三省”常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汉语动词前的数字“三”,一般表示次数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曾子是这样反省自己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为:替人家谋划的事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经常复习?
对此,西汉辞赋家扬雄在逐贫赋中进而生发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思是说,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免过失。
-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 ① 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 ② 问
-
淮海妖氛灭,乾坤嘉气通。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丁督护歌 【原诗】:闻欢去北征(1),相送直
-
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题】: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首)
-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赏析] 周穆王是西周中期的君主,以酷好远游著称。《左传》称: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
-
【名句】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众而禁不变者削 语出《韩非子·心度》。时代变化了,但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改变,国家就会混乱;耍聪明的人多了,则禁令不改变的国家就会削弱。移:改变。能:才能,这里指耍聪明、玩弄智
-
写得敬亭山如好友当前,把臂谈心,安有厌呢?且敬亭山而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然此情写之不尽,妙以 “两不厌”三字写之。(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
-
本篇还描绘了孔子完美的精神品质、思想风格和心理状态,这就是第四章所说的“子绝四”:不猜疑,不自以为是,不固执,不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