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廉政用典名句
公生明,廉生威。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公权本姓公,用权当为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公生明,廉生威”,不仅是对政法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殷殷嘱托。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领导干部的公道正派就来自于此,在群众中的权威也来自于此。对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而言,不公,难免以权谋私;不廉,自会藏污纳垢,势必导致暗箱操作大行其道、贪污腐败愈演愈烈,党和政府的权威性何存?干部队伍的公信力安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新考验,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执政用权应有的敬畏之心,也是领导干部理当铭记于心的“官箴”。
■原典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明﹞年富官箴刻石
■释义
据考证,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学者曹端之口,后山东巡抚年富对其词句稍作改动,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并用恭楷书写,作为自己的为官座右铭。
年富(1395—1464年),历事明成祖至明宪宗数朝,先后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他无论到哪里,都能清廉刚正,从而成为一代名臣。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安知州顾景祥将官箴刻碑立于府衙,以儆官员。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颜希深将其作为家训传诸后代。后颜氏祖孙三代恪守官箴,连出四个督抚。他们每履新职皆携碑上任,用以自警自勉。
这三十六字官箴,可谓字字警策,句句药石。它诠释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其意为: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严厉而在于我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公正。廉洁则下属不敢轻慢,公正则百姓不敢欺蒙。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
-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烦君远示青囊录,愿得相从一问师。
-
这是一首隐逸词。在《圭塘小稿》中另有两首同调同韵之作,可以对读。作者通过归隐前后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觉今是而昨非”的情感和心理。
-
《红楼梦》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副对联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回中。它
-
“蝼蚁尚知贪生”,中国百姓向来自称“蚁民”,我为暂时保全自己的生命计,时常留心着比较安全的处所,除英雄豪杰之外,想必不至于讥笑我的罢。 不过,我对于正面的记载,是不大相信的,往往用一种另外的看法。例如
-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出处】唐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 》。 【意思】红红的橘子,本是给贵宾的佳品,无奈何山岭重叠,江河幽深!唉,人的命运也只好象它顺其自然,随
-
祭文·祭文研究·“祭文”和“悼亡诗”比较 祭
-
“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地处南半球,而发达国家则大多地处北半球,所以发展中国家被称作“南南”,发达国家被称作“北方”。 “南南合作”发端于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行动
-
这是一个三十年前的故事。那天是周日,天也比较热,我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一个个儿不高、戴着一个又大又厚眼镜的中年人站在门前,我立
-
毛泽东诗词《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② ,红军队里每相违 ③ 。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④ 。 斥鷃每闻欺大鸟 ⑤ ,昆鸡长笑老鹰
-
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烦闹荣华犹易过,优闲福禄更难销。自怜老大宜疏散,却被交亲叹寂寥。终日相逢不相见,两心相去一何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