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梦溪自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沈括:梦溪自记
沈括
翁年三十许时,尝梦至一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梦中乐之,将谋居焉。自尔岁一再或三、四梦至其处,习之如平生之游.后十余年,翁谪守宣城,有道人无外,谓京口山川之胜,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钱三十万得之,然未知圃之所在。又后六年,翁坐边议谪废,乃庐于浔阳之熨斗洞,为庐山之游,以终身焉。
元祐元年,道京口,登道人所置之园,恍然乃梦中所游之地。翁叹曰:“吾缘在是矣”。于是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渟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曰:“梦溪”。溪之土耸然为丘,千本之花缘焉者“百花堆”也。腹堆而庐其间者,翁之栖也。其西荫于花竹之间,翁之所憩“壳轩”也。轩之瞰,有阁俯于阡陌、巨木百寻哄其上者,“花堆”之阁也。据堆之颠,集茅以舍者,“岸老”之堂也。背堂而俯于“梦溪”之颜者,“苍峡”之亭也。西“花堆”有竹万个、环以激波者,“竹坞”也。度竹而南,介途滨河锐而垣者,“杏嘴”也。竹间之可燕者,“萧萧堂”也。荫竹之南,轩于水澨者“深斋”也。封高而缔,可以眺者,“远亭”也。
居在城邑而荒芜古木与鹿豕杂处,客有至者,皆频额而而去,而翁独乐焉。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所慕于古人者:陶潜、白居易、李约、谓之“三悦”。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居四年而翁病,涉岁而益羸,滨槁木矣,岂翁将蜕于此乎?
这篇梦溪自记不见于梦溪笔谈和残存的长兴集只见于嘉定镇江志。
“梦溪”是沈括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东南隅筑居的园名。由于梦溪园很有名,人们把它附近的河道也称为梦溪。
这篇“自记”开头,就以富有诗情画意的笔触,记叙了作者早年的一个梦境,他在梦中来到一个优美的去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山青水澈,花木似锦,还有乔木的浓荫,是一个最理想的游居之地,这个梦境一直为作者所向往,所憧憬,经常梦往神游,“习之如平生之游”。
这虽是虚写的梦境,却显得很真实。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而且也显示了作者作为封建文人的典型心态。封建时代的文人,无不受着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影响,沈括也不例外。他在“兼济”时,便做着“独善”的梦。从艺术上看,这梦游“梦溪”的描写,既点出了园居题名的由来,又自然地给它涂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罩上了迷人的气氛。同时,也为下一段的实写作了铺垫,使虚写与实写交融一体,相互映衬。
第二段除了简略地交代买园的经过,实现“谋居”的梦想之外,主要是具体描绘“梦溪”的自然景物和人工营造的亭台楼阁。作者在这里不是作纯客观的记录,而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表述他的审美感受。他给那些轩、阁、坞、堂、亭题名,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譬如“溪之土耸然为丘,千本之花缘焉者”,便称为“百花堆”;“西‘花堆’有竹万个,环以激波者”,便题为“竹坞”;“竹间之可燕者”,名“萧萧堂”,还有“荫竹之南,轩于水澨”的“深斋”、“封高而缔,可以眺”的“远亭”,等等,景点众多,各有佳处,即景命名,洋溢着深切眷爱之情。这一段描写,与上文神游梦溪前后呼应,将虚渺之境变为现实真景。
最后一段议论,写独爱梦溪的原因,使文章来了一个跌宕,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梦溪的依恋之情和隐居林下的坚定态度。来梦溪的客人,觉得此地尽是荒芜古木,而与鹿豕杂处,不可久留,作者却不以为然而独得其乐,“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他钦羡陶渊明、白居易和李约等古人,要象他们那样,以琴、棋、禅、墨等“九客”为伴,在梦溪度过自己的余年。
梦溪自记,既有对梦溪园的具体描写,又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情景交融。笔法虚实结合,变化自然,是一篇精美的山水散文。
-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碧云敛海色,流水折江心。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
-
海东满月上金规,风后寒光湛玉墀。出槛新梅浑失影,当阶老鹤淡无姿。宵深霜露侵偏剧,节变星河望欲移。坐待严城楼观晓,拟看云物共登危。
-
吕相绝秦吕相绝秦 《左传·成公十三年》 【题解】 秦、晋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他们之间往来很多,为了政治利益,世代联姻,但又互相
-
丈夫出征长时间未归,妻子牵肠挂肚,就连采卷耳的时候也不忘去思念。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8句关于四季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季古诗词八句以上古诗,描写四季的诗句(8句),描写四季的古诗句,每个季节不少于8句。描写春天的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日一首古诗词,内容包括历史上那个诗人是一天一首诗,古诗:一日()(),不用()(),长乐歌诗一天一首古诗长歌行。据各类教科书和文史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之一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他的一生共写了近万首诗,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写出一首。这今存的九
-
唐宋词之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②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
-
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