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劝学用典名句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曾总结,“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可见,为官一任、治理一方,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对于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习近平同志还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俗语,说明不学习就可能迷失方向、陷入危机。发展一日千里,工作日益复杂,没有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怎么做好决策?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正是因为没有主动学习;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也正是因为没有积极学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掌握主动权。
■原典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释义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为荀子中的名句,现将原文中的“如学”化用为“为学”。这句话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
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学者是很容易转化为仕者的,但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绝非易事。荀子认为,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窃据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尸位之徒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因此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
荀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功课,不断学习是官员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故成为历代为官者的箴言。
-
离弦既罢弹,樽酒亦已阑。听我歌一曲,南徐在云端。云端虽云邈,行路本非难。诸侯皆爱才,公子远结欢。济济都门宴,将去复盘桓。令姿何昂昂,良马远游冠。意气且为别,由来非所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草长莺飞二月天古诗词,内容包括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词。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
-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欢娱逐日来,任他容鬓随年改。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自量气力与心情,三五年间犹得在。
-
蹇第三十九 【题解】 蹇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上有水,山石嶙峋,水流曲折。山高水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 ①淮中:淮河旅途中。犊头:犊头镇,在楚州淮阴县。 【译文】 我独自乘船在淮河上旅行,两岸原野上笼罩
-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词中从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杨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 本篇集中笔墨,单就杨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开
-
《韩凭妻》 小说篇名。或题《韩凭夫妇》。选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小说写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殉情自杀,死后冢生梓木,精魂化作鸳鸯鸟,交颈悲鸣。刘世德《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说:“这篇小
-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叶圣陶藕与莼菜》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