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敬民用典名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是要强调,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乐民之乐”就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忧民之忧”就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原典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
上文为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观点。意思是,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孟子认为,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先例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孟子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君主要想保证邦固国宁,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与民同乐,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孟子此类表述还有:“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wàng)矣。”
与民同乐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孟子告诫统治者在思想上要以民为本,重民、爱民;在军事上要避免战争,安民、救民;在经济上要制民之产,富民、利民。
-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倚剑增浩
-
畬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想念土风今若此,料看生计合何如。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
-
题解 这首诗是陈子昂从军时的失意之作。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强烈悲愤以及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悠远时空所感悟到的深刻孤独和寂寞之感。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随武攸宜征契丹,任随军参谋
-
古文观止·《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 (僖公
-
日本新感觉派*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代表作之一,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上。主人公“我”是一个20岁的学生,怀着青春期的苦闷之情正一
-
世路重禄位,孔栖栖者孔宣。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
-
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只怪闾阎喧鼓吹,邑人同报朿长生。
-
领字又称领句,多用去声字。在词调句式中,有的以一字或二字领起下文,贯通词意。一字领起下文的,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龙榆生《唐宋词格律》附注:诸领格字如柳词对、渐、叹等,并宜
-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