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荀子名言·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荀子名言·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 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 (王霸)

【鉴赏】 这里是说治国与享乐的关系。荀子认为,君主应该先治国,后享乐,而不应先享乐,后治国。先治国,为国家的一切事业打好物质基础,享乐亦自然随之。如果一开始就纵情享乐,将国事抛在一边,那最终就会导致亡国。

人究竟应不应该享乐?这向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待“乐”的态度一般有三种:纵之,禁之,节之。“节”的态度看起来是最明智的。但是,这个“节”的“度”该怎么把握呢?

中国古人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与这三种态度都不一样,既非纵,亦非禁,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周易·节卦:“苦节不可贞。”)。它让“乐”处在其应有的先后次第上,使之与生活中其他“非乐”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彻底避开了“纵之”(All)、“禁之”(Nothing)、“节之”(Part)的静态争论,从而形成了一种充满辩证意味的实践理性。

虽然这么说,但必须承认,要实现这种理性,在第一阶段,确乎是一个“禁”字(“先苦后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忍不住跳过这“禁”的阶段的,是小人,是暗主;能耐心地走完这个阶段的,是智者,是明君。

古时候能走完这个阶段的“明君”并不多。刘邦初入咸阳,见秦宫室珍宝,就产生了“纵之”的念头,亏得有张良谏阻,才将这“急逐乐”的心思收了回来。李世民得天下,也劝臣下不要太放纵,说这不仅是为了老百姓,也为了他们自身及其子孙后代的富贵能够长保。唐玄宗李隆基早年也曾励精图治,可是到了后期却恣意挥霍,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猜你喜欢
  • 杜牧《别怀》全诗赏析

    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 《南乡子·集句赏析》

    “怅望送春怀”,起笔取杜牧《惜春》诗句,点对酒伤春意境。怅望着这杯送春之酒,撩起了比酒更浓的伤春之情。次句直抒伤春所以伤老。“渐老逢春能几回”取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句。杜甫此诗是飘泊成都时作。渐老,语意含悲。逢春,则一喜。能几回?又一悲。

  •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全诗鉴赏

    与君并直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玉殿齐班容小语,霜廷稽首泫微温。病贪赐茗浮铜叶,老怯香泉滟宝樽。回首鵷行有人杰,坐知羌虏是游魂。

  • 欧阳修《戏答元珍》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

  • 文徵明《满江红·漠漠轻阴》抒写伤春词作鉴赏

    这首词主要是通过描写春去夏来的景象,来抒写伤春之情。全词意象丰富秀雅,章法盘屈多变,抒情含蓄蕴藉,故陈廷焯《词则》赞其“芊绵宛约,得北宋遗意”。

  • 韦应物《对新篁》全诗赏析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 《密封的暗室》作品分析

    印度作家莫哈姆·拉盖什*的长篇小说。1961年发表。拉盖什的作品集中反映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孤独、痛苦和恐惧。他往往摄取人物内心的瞬

  • 《被开垦的处女地》

    《被开垦的处女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1905—1984)的长篇小说。作品共分两卷,描述1930年顿河地区农业集体化运动过程中的斗争。工人达维多夫肩负党的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使命,从列

  • 诚信相孚,克恭乃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诚信相孚,克恭乃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朱淑贞《七绝·即景》千家诗赏析

    诗题一作《清昼》。诗用工笔细描的手法,通过初夏的景色写夏日日长人困,少妇空房独坐,郁郁寡欢了无情趣的苦闷与忧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