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战国]屈原《国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战国]屈原《国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国殇

[战国]屈原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

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

操吴戈兮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

被:通“披”,穿着。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车错毂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

错:交错。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

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凌:侵犯。

躐:践踏。

行:行列。

左骖殪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

殪:死。

霾两轮兮絷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

霾:通“埋”。

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援玉枹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

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

枹:鼓槌。

鸣鼓:很响亮的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

怼:怨恨。

威灵:威严的神灵。

严杀尽兮弃原野:在残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被丢弃在旷野上。

严杀:残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

尽:皆,全都。

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

反:通“返”。

忽:渺茫,不分明。

超远:遥远无尽头。

秦弓:指良弓。

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首身离:身首异处。

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

惩:悔恨。

诚:诚然,确实。

以:且,连词。

武:威武。

终:始终。

凌:侵犯。

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

神:指精神。

鬼雄:人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作者简介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译文

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赏析

在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 313 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在屈原生前,据统计,楚国就有 15 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战死疆场。

这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全篇风格悲壮,情调激昂。诗人赞美将士们活着是人中豪杰,死后是鬼中英雄,把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融汇在全诗之中,尤其最后一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成为挽赞舍生取义英雄的千古佳句。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夜雪》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夜雪》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小诗。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夜雪 白居

  • 白居易《日高卧》全诗赏析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暖于春。小青水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 古代兵法之《周礼》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夏官司马第四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 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

  • 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全诗赏析

    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只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忆昨癸未岁,吾兄自江东。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熊生尉淇

  • 邓汉仪《小重山·金陵步芝麓韵》金陵怀思故国词作

    作者此词,起笔是从秦淮河写起:“淮水横拖柳线柔,曾闻箫鼓夜,美人游。”“淮水”,此指秦淮河,秦淮河本是南京胜游之地,在明代近三百年中,此地两岸垂杨掩映秦楼楚馆。

  •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赏析》

    上片极言相离相思之苦。“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对偶整饬,如平地起高楼,突兀而起,在黄昏日暮,眼前所见重叠起伏绵延不断的山若隐若现犹如内心千千万万难以排遣的愁情恨意。以山象征愁,气氛渲染得极为浓重。三四句以怨恨的语调出之。词人南归短短十

  • 《古文观止·《礼记》·杜蒉扬觯》鉴赏

    古文观止·《礼记》·杜蒉扬觯 (檀弓下)知悼子

  • 谢荣胜《行走在祁连山腹地》

    远眺岗什卡雪山一只牦牛扛着暮色帐篷,它要去哪儿群山寂静,群山安静一个裕固族人,沉默而明亮鄂博方向是心上的路邮递员达隆东智和摩托车还

  • 《晓过丹阳县·[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宋]杨万里风从船里出船前,涨起帘帏紫拂天。检点风来无处觅,破窗一隙小于钱。杨万里的

  • 陆游《钗头凤》诗意|阅读答案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