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节选)

范成大

辛卯,泊嘉州。遣迎关人马,归者十九。留家嘉州岸下,单骑入峨眉。……

移顷,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小殿上木皮盖之,王瞻叔尝易以瓦,为雪霜所薄,一年辄碎,后复以木皮易之,翻可支二三年。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已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旁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跨象者。一碗茶顷,光没。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 日暮,云物齐散,四山寂然。乙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夜寒甚,不可久立。

丙申,复登岩眺望。岩后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小瓦屋亦有光相,谓之“辟支佛现”。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绵延入天竺诸蕃,相去不知几千里,望之但如在几案间。瑰奇胜绝之观,直冠平生矣。

复诣岩殿致祷,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犹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艳绚蒨,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谓之“清现”,极难得。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出一光,如前而差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得得与岩正相值,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圯各有紫云捧之。凡自午至未,云物净尽,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后始没。

淳熙四年(1177)五月二十九日,作者从成都出发,东归吴县(今苏州市)故里,逐日记下途中所见名胜古迹,汇成吴船录一书。这里节选的是其中游峨嵋山的一部分。

登大峨宝顶观佛光,是作者此行的主要目标。当时,他以虚弱的病体,“单骑入峨眉”,以极大的兴致和虔诚,历尽艰险,登上峰顶,目的主要是想一睹佛光奇观。结果终于如愿以偿,在两次“小现”的伏笔烘托下,自古相传的奇观和酝酿已久的渴望,两相生发,遂写出了“丙申”(六月二十八日)一段精采文字。首先,作者居高临远,用如椽巨笔勾画了光明岩的空间位置,以及由此看到的“魂奇胜绝之观”,笔调舒展,感情涌动,为佛光的出现画出了一个壮丽的背影。然后,通过银色世界、洗岩雨、摄身光、清现、收岩等五个层次的具体描述,清晰地再现了“佛光”现象的全过程。

峨眉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胜地之一,作者抓住了这一点,突出了自然山光的人文内涵,所以全文都笼罩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氛。范成大本人很受佛教影响,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佛学知识的功底和修养。对佛教文化的注意,显然已成为作者记选材的磁石。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并不感到有什么佛教神秘气氛。因为,作者基本上是把佛教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的。文中既没有“色空”观念的抒发,也没有佛相庄严的颂扬。固然作者对“佛光”未能作出光学的解释,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也许这更美。

一切审美都是主体和客体的对话。晋代王羲之曾以为游峨眉为“不朽之盛事”,我们还要补充说,游峨眉而又能写出这样的行纪才更是“不朽的盛事”啊!。

猜你喜欢
  •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② 。匡庐一带不停留 ③ ,要向潇湘直进 ④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⑤ 。秋收时节暮云愁 ⑥

  • 典故“秉烛夜游”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文选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古诗 《西门行》: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逮为乐,逮为乐,当及时。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酿美

  • 精品唐诗之李白《古风·其十九》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这

  • 春韵诗意美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下面为大家带来春韵诗意美文,快来看看吧。  春姑娘来了!她披着五彩的纱衣,踏一辆绿色的小车,摇一路绿色的铃铛款款而来……瞧,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万物换新颜。  清晨,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原野。这里有绿色的丝,绿色的线,整个是绿色的世界。草是绿的,

  •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赏析》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开篇引领全词,似儿歌、童谣般浅显明了,读来轻松亲切。一个小园子,两三亩地,词人如话家常一般谈论自己的生活,透露出一丝清心寡欲和知足常乐的坦然。   “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这三句在内容是对上

  • 杜甫《羌村三首》,描写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一家人的离合悲欢

    《羌村》三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作品。安史之乱中,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初则携带妻室儿女,从奉先向陕北避难;继则把妻子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自己准备只身投奔灵武(唐肃宗即位的地方),但就在半途被

  • 《魔鬼的舞蹈》鉴赏

    作者: 王予民

  • 苏轼《失题一首》全诗鉴赏

    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 思想故乡的古诗词(思想家乡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思想故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思想家乡的古诗,思想家乡的古诗,有什么思想家乡的诗词。《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每逢佳节倍思亲

  • 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作》全诗赏析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